所以这地买回来的时候,有的只要毁了当初杨家卖掉的白契,就还是杨家的了,有的则要把白契收好,杨雪觉得这买卖的方式还真有意思。
当然这以外还有柳家原来的祖产,于是,杨家又成了有田有地有山有房的大户了。
土地是根本,破落户杨家居然买了地,尤其还买了夏西山看中的地,此事自然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
羡慕的,嫉妒的,还有恨的,各种版本的故事以柳溪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而去。
听到这消息最震惊的要数惠氏的娘家了。
以前的惠家也算不错,算起来也是当地中产阶级的模样,惠氏的娘有两儿两女,听这比例就觉得协调,两个女儿出落得水灵,一个嫁了秀才一个嫁了乡绅。
本来惠家若是经营祖业,也能继续中产下去,可惜,惠氏她娘黎氏是个心大的,自己的姐姐嫁了个秀才,自己的儿子就要培养成读书人,培养读书人岂是一句的事情?
大儿子惠大明读了十五年书,也还是个童生,原本心高气傲,要有功名才成亲,结果又混了几年,实在没个本事,娶了个商人的女儿,如今在岳丈家里做账房。
若说大儿子是投资与收益没关系,那小儿子惠二龙那就更加夸张,啥没学会就学会了烂赌,一天不赌心就慌,十赌九输,家业也跟着空了。
当初惠氏嫁到杨家家境还可以的时候,没少补贴惠家,一家人甚是和睦,结果杨晋死了,杨家败落,脸就完全变了。
惠氏也回过娘家几次,想要借钱或者借粮,最终一把米,一个铜板都没借到过。
再到后来,看到惠氏回娘家,惠大明的媳妇秦氏抡起扫把就赶人,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生死和惠家已经没关系,就连回娘家吃顿饭都已经让家里不满了。
听说大姑子家又把地给买回来了,显然是有钱了,秦氏很吃惊,难以置信的问:“真的假的,他们家哪来的银子?”
散播闲话的人哼了一声,轻蔑的道:“哪来的银子?肯定是勾搭了有钱人家的男人,得了喜欢才有那么点钱呗。”
“真不知道这读书人家的女人一个个也这么下贱,为了钱还不是啥都干得出来?我可是听说了,那男人就住在他们家里,还是京城有钱的哥儿。瞧瞧,这才多久的功夫,几十亩田说买就买,眼睛都没眨一下。”
秦氏听得一愣一愣,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但又抓住了重点,就是几十亩田。
几十亩田地没有两三百两银子是买不到的,一般人家怎么可能一下子买这么多?更别说大姑子家早就连饭都吃不上了。
买地?就惠三娘那副德行,别说赚银子了,就是吃饱饭都困难,不然也会回娘家哭求那么多次,哪来的银子?
不过当年的惠氏也是一枝花,会看上她倒也不算奇怪,没想到做了寡妇,居然会有有钱老爷看上她,还给她钱花,秦氏有点恨自己咋就没这么好命呢?
当然,她已经很久没看到这大姑子了,不知道生活蹉跎,惠氏已经不是当年的一枝花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