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村里的日常纠纷村长是能说话做主的。
给村长送礼要偷偷摸摸的,但是给村长夫人送就不同了,有意见也只能说杨家还是知恩图报的。
尤其送的也不止村长夫人一家,帮助过杨雪家的都送了,关键时刻肯借粮食给他们家的,都得了对联和熏排骨。
对熏排骨,谁叫这年头肉贵呢?
就连从不吃肥肉的杨雪现在都觉得肥肉比瘦肉更好吃。
熏肉送不起,熏排骨也是好的。
众人感叹,杨家以前是穷得厉害没办法,其实都是有感恩的人,这口碑自然是往上长。
就算钱氏几家恨得牙齿值咬咬,也不敢轻举妄动,传说杨瑾这小脸还白着呢,要是这冬天没熬过去,那杨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得罪谁不好,得罪读书的人家,就算下地干了一年多活,杨瑾那小身板也是弱的,揍两下就要死不活的也算了,家里还有个会告状的,真是晦气。
为了这一两银子还有家里的鸡蛋和鸡,除了夏林宝和赵有财,其他三家的孩子没少挨打,这事怪杨瑾怪不上,毕竟人家走在大路上没招他们没惹他们。
就怪不该跟着夏林宝屁股后面转,被呼来喝去啥好处没捞到,就是杨瑾家的鸡蛋糕也没有吃到,听说那东西比玉琼糕还要好吃,村里不少于杨瑾交好的孩子都尝过了呢。
搞好关系是没问题,问题还是接下来怎么赚钱。
杨家宅院虽然是在乡下,但是够大啊,家里穷的时候银子没了,人丁也凋落了,现在全家都住在前院,为了省灯油钱还经常挤一个屋里。
现在经济条件才勉强有了那么一点点好转,前院才能有被褥,后院就是个杂物间。
惠氏在这个家也是多年了,对家里的格局自然是了解的,当年刚嫁过来的时候,公婆还在,家里还有两个做事的小厮和一个老婆子完全不比土财主差,与今日完全不是一个光景,当年老太太睡的房间都漏雨了,在没有漏的地方堆着当不掉的东西。
杨雪第一次去后院,发现里面的房间布置明显比前院要好,一方面原来是公婆住的,另一方面家里没有婆子小厮,前院没人,叫门也没人听见,所以一家人都挤在前院。
可惜了,不止是有几间厢房,后院还有个小小的院子,就算长久没有修葺也能感受当年修建的雅致。
富不过三代的古话还真的有那么点道理,她的便宜爹就是第三代。
“呀——!”惠珠儿突然尖叫了起来。
几个人匆匆赶过去,发现其中一间屋子里居然还躺了个人,主人般,还是躺在**,虽然**连稻草都没有铺,但这一身血的躺着,也不知道是生是死,怎么能让人不心惊胆战?
“报官!”杨雪马上吩咐惠氏,管他什么人,先报官了再说。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