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瑾比姐姐小一岁,个头比杨雪还矮一截,算起来还是初中生,五官没有张开,声音都还没有发育稳定,比起一般的种田人家白一点,比起普通读书人黑一点。
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已成定局,还好性格不如姐姐矫情,但也识了字,知了礼仪,一鸣惊人的一次就中了童生,面对杨雪教的话术出去售卖有些拉不下脸来。
杨雪才不管弟弟的小内心,她只要摆脱现在的生活,下了死命令,卖不完,就不许回来!
回来还必须买些新的线绳和荤菜回来!
惠氏想帮儿子说话,在女儿严厉的目光之下,也不敢开口。
倒是惠珠儿心情很复杂,杨雪定的价钱若是真的卖出去了,几十个中国结怎么也能赚个三四百文钱,很多了。
若自己也是能挣钱的了,就不会被卖掉了。
买这些线绳是花了钱的,卖不掉就要亏本,杨瑾硬着一口气,按照姐姐的方式去叫卖。
破釜沉舟居然旗开得胜,前面几个都是按照姐姐说的价钱卖掉的,后面的他悄悄的每个还多加了一文钱,到关城门之前居然也通通卖掉了,杨瑾很是振奋。
将钱都揣在口袋里,回去的时候除了添置一些线绳,按姐姐的意思大方的买了四个鸡蛋。
家里多久没有吃道荤菜他都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父亲死之前欠了不少医药费,到今年所有的粮食都被拖走也就还清欠债而已。
缸里有的,也就糠皮而已,还是隔壁赊的,想吃荤菜,那是做梦,以至于篓子里的四个鸡蛋都有让他做梦的感觉。
杨雪对这鸡蛋很是满意,跟隔壁刘家讨了根葱,做了葱香鸡蛋汤,昨天买的油也飘在上面,全家人开心得就跟过年一般,乐得不行。
白天她和惠珠儿已经做了八十多个中国结,晚上又赶做了十几个不同款式的,明天可以继续售卖。
惠氏手巧,昨天到今天已经缝好了三个被面,原本就有不少人家用布条做鞋子荷包之类的小件,做被面的少,下层缝的是整块的棉布,做完之后,虽然与平日用的被套不同,但惠氏都觉得不比用整块布做得差,甚至怪好看的。
加上吃了几顿米饭,心情在女儿被退婚之后,第一次感觉舒畅起来。
若非杨雪买了棉布棉花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了厚厚的褥子,惠氏还能多缝几个被面。
此时正是初冬,地里的活基本上已经结束,很多人趁着农闲去镇上找散活贴补家用,杨瑾太小没有人要,出去售卖中国结也是尽心尽力。
卖了五六天之后,挣的钱已经比杨瑾这辈子挣的都多了,他年纪小,惠氏也少干体力活,两人在田里刨地根本就赚不到钱,这会都有发大财的感觉。
还以为中国结会继续做下去,杨雪却改编手绳了。
这年头没有专利啥的,编织的东西很容易就被模仿,有利可图,灵泛的媳妇姐儿买来拆开了弄几遍,学会也不难。
有竞争的时候,就很难有利润,至少不会有这么高的利润,毕竟这家伙摆在家里喜庆,但也不是非要不可,自然谁家便宜买谁家的。
做手绳杨雪也是会的,在现代也就是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技能,在这里那是新鲜得不得了。
就好像很多穷人或者中农的孩子过年的时候买不起花带买红绳一样,买不起首饰可以也买手绳啊,图个开心。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