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勺喝了一口热汤,回味着羊汤的鲜香说道,“五分钱一碗,去掉本儿,汤汤水水的少说有一半的利,可能还多点,一早上二百碗,除去人工怎么也得赚四、五十的!”
张学强道,“汤类确实利大,就是麻烦,起早五更的忙活,要是有一种又省事利还不小的早点就好了!”
没一勺道,“有啊,豆汁儿,买了来熬一遍再兑水,开锅就能卖,本钱还低,绝对翻两番的赚。”
张学强差点笑喷,“外地人可喝不惯啊!”
没一勺道,“你管他喝得惯喝不惯,二分钱一碗,便宜啊!”
张学强暗中点头,不管什么时候价格确实是核心竞争力,两年后才出现的大碗茶也是二分钱,可是光能解渴不抗饿。
豆汁儿就不一样了,它抗饿啊,尤其是喝不习惯的,一口下去胃里一翻腾这一天什么都不想吃了,省大了。
张学强把豆汁儿当成了备选之一,当然这个备选是放在最后
看着没一勺吃完了,现在时间还早,张学强帮他点了根万宝路,“二伯除了豆汁儿,还有什么符合我的要求的呢?”
没一勺狠狠抽了一口进口烟,缓缓喷出烟雾,“省事儿的,利还大,豆腐脑咋样。
点好了豆浆放在瓦缸里,能卖到中午,就是底儿上有点泻了,卤子弄好点,虾皮、肉丝儿、鸡子儿,勾上薄芡。
也可以弄我老家山东口味儿的浇酱油、香油、蒜汁、芝麻酱、辣椒油。
关键是豆腐脑万能搭,配上什么都行,包子、油条、火烧、糖油饼,荤素搭配都说得过去。
还有这玩意主要成分是水,本儿低啊。
弄二斤黄豆磨豆浆,绝对能出一缸还多,?二百碗都冒尖,你也别卖贵了,三分钱一碗,我保你翻番赚!”
张学强道,“我听说豆腐脑也不用提前点,带着热豆浆到地方,放进瓦缸里再点,这样不就泻不了了吗?”
没一勺点头,“那可得保温,豆浆凉了可点不出来豆腐脑!”
张学强点头记下了,豆腐脑这个选择,优先排在了豆汁儿前面。
他还想弄面茶,可觉得面茶要比豆腐脑费事,初期有豆腐脑一种喝的就行了,等以后路子顺了再弄面茶不迟。
忽而他脑海中一激灵,想起以前最喜欢喝豆腐脑搭配煎饼果子,可是他最近几乎逛遍了四九城,就是没见到过这东西。
难道现在这种方便的小吃还没传过来?
“二伯,我从灾区回来的时候路过天津卫,吃过一种叫煎饼果子的东西,可京城里怎么没见到,您知道不?”
二伯摇了摇头,仿佛在他的认知里面就没有这玩意儿。
这时候带着白色套袖的摊主插话道,“你说的那玩意儿,可着四九城就没有,我倒是去天津卫吃过,倍香的,咱这儿人不会做啊!”
张学强就纳闷了,两地离着这么近,怎么可能没传过来呢?
他打算回头问问黄三和水七爷他们,兴许能有信儿。
没一勺道,“你说的这玩意儿,好吃,利大?”
张学强简单描述了一下煎饼果子,“关键是方便,现场现做,新鲜热辣,用草纸一卷随走随吃!”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