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西村向东,成年人脚程约小半个时辰就能抵达集会的目的地李庄。总共三个村庄,大约五百多户,六天一集会,不论哪朝百姓,都能来买卖东西,拿着物品,以物换物的更不在少数。
旁边还有军营里的人维护秩序,谁敢惹是生非,准一顿板子伺候。
古代交通不便,出行多靠脚程,就是养了骆驼也舍不得让其累着了,精贵程度比家里人还要看重。
因此走上半个时辰不耽误功夫,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爱来赶集,好些军营里的军户也来买,油盐酱醋,换点他国没有的特产,就是没有集会,也爱闲逛。毕竟李庄可是大户,天天开着的铺子不在少数。
奚春带着二舅母和女女还有薛奎背着背篓一路走来,就能看到不少带着长长耳坠子,腰间悬挂亮晶晶珠子的西夏人和宋人换东西,换的多是他们没有的山水秀气团扇,精巧的步摇耳环,好些还专门给家里女人带汉人的衣服。
这些西夏人则会付出些狼牙,骨头项链,弯刀之类的,好多直接拿着金子来。
奚春眼睛都看直了,她就没见过这么多西夏人,后面才知晓,以前这集会也就是汉人之间相互换东西。经由裴都护促进后,定西村的西夏人也来了,口口相传,名气越发大了,最夸张的,还得是过年那阵,西夏人骑着骆驼,跋山涉水而来,如今赶集都成习惯了。
小姑娘机灵的很,一见那些铜头铁臂的西域人,生钱的法子就来了,快速从背篓里掏出一包田螺,笑嘻嘻的跑过去,仰头又圆又亮的双眸期待的盯着他们:“郎君试试这田螺吗?又香又辣,可好吃了。”
急着补充:“只要十文,就有这么大一包,郎君先试试,不好吃不要钱。”
几个虎背熊腰的西域人瞧见汉人小姑娘觉得新鲜,纵使这集会不知开了多少次,可两国百姓之间还是带着一股无法抹去的沟壑,主动售卖对象多是老弱妇孺一类,寻常汉人瞧见他们,恨不得离的越远越好,这小姑娘还主动凑上前,生瓜秧子头一回见啊。
其中一肤色偏黑的男人,当下来了兴趣,直勾勾盯着奚春,用一口不太流利的中原话询问:“不好吃不要钱。”
她对自己做的东西有着绝对的信心,打开阔叶子双手奉上:“不好吃不要钱。”
十文的定价放在汴京都偏贵,那里的炒田螺也不过五六文,但这是在西域啊,物价高的离谱,香料涨价,奚春的定价自然水涨船高,若论饭店翻三倍的利润来说,她还觉得自己亏了。
几个西域人也不啰嗦,手掌宽大,两根手指捻起田螺如鹰叼燕雀一般,仔细欣赏一番才送进口中,他们显然不知道怎么吃,整个丢进嘴里,但还是被外壳上的香辣滋味惊艳了。
奚春拿起一颗演示一番,这群个人方才挨个嗦进田螺肉,一口下去实在过瘾又上头,加上田螺肉的口感奇妙,价格便宜,这群人不在犹豫,当即掏出银子一人买了两包,其中一个足足买了四包,他家离的远,说要带回去给妹子尝个新鲜。
奚春听了激动的心脏砰砰直跳,暗道这钱也来的太轻松了吧,扭头冲木楞站在原地的二舅母疯狂挥手:“快过来,快过来啊,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快给人拿田螺。”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