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落成之后,回去李青就写了修路的告示出来,发往了县城各个村镇,还到处都是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因为在此之前,谢舒妍就跟李青因为这事儿已经走遍了青山县每个角落,那些个村镇接到这个告示的时候也并没有奇怪,甚至没想到动作会这么快,都有些期待。
不用他们出钱,听说出力还能拿工钱,这般造福大家的事情,他们自然开心。
而大山村更不用多说,水泥厂竣工之后工厂就开始夜以继日的大力生产了起来,牛车马车都开始派上用场,到处拉石头和材料回来,虽然没有机器,但是他们有人工。
村长也带着人按照路线规划开始铺路,因为他们村里的壮劳力大多都已经进了水泥厂工作,而且水泥生产也相当重要,村长就在周围的村子招了人过来,反正不管是哪里的工,只要参与修路的工作,都是县衙负责发工钱,当然那些工钱也就是来自于贪官县令的私库。
他们村里人也不贪这份工钱,因为水泥厂工作可比外面修路发的工钱多,还是多劳多得,只要勤快,不怕赚不到钱。
修路的事情谢舒妍直接交给了程满堂,这是谢舒妍早就想好的,满堂这人做事牢靠,处事圆滑,交给他最合适,当然作为修路负责人,工钱自然也不低。
谢舒妍还让满堂带上经常跟着他的村里那几个兄弟,出门去办事,有自己人还是会放心方便许多。
当然大山村作为第一个修路的试验点,谢舒妍也没有完全丢给程满堂当甩手掌柜,她也没少跟着忙活监督,给程满堂指导提出合适的建议,大山村这第一站,就当是教他练手,这样再出去修路也就有了经验。
大山村就这样热闹了起来,男人们忙着修路,女人们还没闲着,地里的玉米眼看着就成熟了,每家每户的女人老人孩子们都忙碌了起来,开始掰玉米。
其他稍远的村子前来务工修路的,看着他们村子里长势喜人颗粒饱满的玉米坨,都羡慕的不行,谢舒妍却是放了消息出去,让他们不必羡慕,明年他们就会把种植技术传往各处,按照他们的技术种植,明年一样能提高产量大丰收。
还有他们村的“特产”,土豆红薯,想要种植的到时候也可以来他们村里买种子,他们会负责教大家种植,到时候他们自己也一样能吃上自己种的土豆红薯。
这消息传了出去,青山县百姓只觉得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玉米一收完,就到了种植秋甘蔗的时候了,这事儿谢舒妍打算自己跟李青一起亲自跑一趟,她直接带了那几个学习了种植甘蔗的村民,坐着马车就直接去了县衙,找到了李青说了这事儿。
李青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一行人还是在县城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前往其中一个村子。
因为地方的气候差异,像谢舒妍他们村子都还在忙着掰玉米,但是这个村子却已经是早就掰完了玉米连地里玉米杆子都已经收拾干净了。
谢舒妍他们受到了村长的热情招待,谢舒妍也不拐弯抹角,说明了来意,果然,村长再听说种什么可以产糖的甘蔗还很心动,但是听说要全村大面积种植会占用粮食种地的土地时就犹豫了。
为了安他们的心,谢舒妍直接大手笔,”明年的粮食我直接按占地多少补给你们,但是地里你们得种植我们的甘蔗,种不出来甘蔗算我的,当然种出来了的话,甘蔗也是我的。“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