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丫头分头行动。
青凌坐着,久久地凝视着那堆衣服,指尖用力地摩挲。
不对劲。
这不对劲。
这些布料,既是皇室用品,就不可能随意地出现在绣房里。
便是马氏再得意忘形,也不可能这样马虎随意,更不可能舍得给青凌的孩子做衣服。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吩咐,特意用这几匹珍贵的布料,给她使用。
可是,侯府里谁会这么做?
孩子出生这么久,没有发生任何事,若是要对付她,应该早就动手了。
马氏吗?
可她不应该做这种糊涂事。青凌毕竟是侯府的人,若被发现私自使用皇室用品,整个侯府都讨不了好。
马氏再糊涂,也不至于想不到这一点。
不止是马氏,其他侯府中的人,都不应该这么做。他们心里都清楚,在这侯府中,仰仗的是侯府那块匾额。
没有人舍得砸了那匾额的。
青凌想不通。
好在发现得早,孩子的衣物都处理干净了。
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
倒是皇宫出现假药的消息,已经传到宫外来了。
这段时间,坊间聊得最多的,一是姚青凌觅婿,第二就是宫里打假。
八个媒婆同时进出荟八方已颇为壮观,又传出来,姚青凌私宅藏了个貌美男子。
更有传说,有男人为了娶到姚青凌,直接带着一牛车的家底去荟八方示爱的。
若是个男子,这是经营有方,事业有成,风流倜傥,能成为美谈。
但这是个女子,且是和离了的女子,就不是什么好名声了。
姚青凌的形象大跌,她商女的一面之后,再添了一笔重财爱色。
但对姚青凌来说,不太在意。
她铺子的货好,价格公道,商誉已经打出来了,不怕别家用这些个理由来抢她的生意。且她开铺子雇佣流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京城的治安压力,百姓和官府在这一方面对她交口称赞。
她名声不好,只在于那些想娶她的名门贵族。
哪怕是唐王,听说这么一个风流成性,我行我素的女人,也没有了娶她当续弦的心思。
——皇室里的男人,自己可以乱来,但王妃不能乱,毕竟关系到皇室的血统。
只是这事儿,传到大长公主的耳朵里,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大长公主发了怒,重重拍了桌子:“姚青凌她好大的胆子,敢这样拒绝本宫!”
她听说唐王要娶姚青凌做续弦,当时气得差点就直接去唐王府了,她身边的贾嬷嬷说,可以趁机磨一磨姚青凌,她一害怕,就回来了。
回头再只要说唐王要续娶的不是姚青凌,随便安排个贵族女子过去,污言秽语自然就平息了。
贾嬷嬷道:“少夫人大概是想一辈子一个人过了。哪有女人这么作贱自己的名声。”
荣嬷嬷道:“新府那边传来消息,说那女人的孩子,竟称呼二爷‘爹’。姚青凌大概是听说了,宁愿折腾自己,也不愿回来了。”
她又说:“公主,姚青凌耿耿于怀的是孩子。做娘的,当然维护的是自己的孩子。二爷这样做,只会将姚青凌推得越来越远。”
“奴婢瞧着,姚青凌是招赘婿的意思,跟二爷一别两宽。她这样坚持,咱们再挽留她也没什么意思。不若只要孩子回府,放了她。”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