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带着超市回古代> 第二百七十三章 甜蜜序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三章 甜蜜序曲(1 / 2)

腊肉在陶缸里静静地发酵,香肠在北风中悠悠地摇晃,那股子由时间与香料共同酝酿出的、醇厚的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郁。

温泉庄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他们在李重阳的带领下,开始为整个庄子张灯结彩。

崭新的大红灯笼,从庄子的大门口,一直挂到后山的每一处院落,入夜后,灯火亮起,将整个庄子都笼罩在一片温暖而喜庆的红光之中。

窗户上贴起了精致的窗花,是何青云亲自画的样子,有寓意“连年有余”的鲤鱼跳龙门,有象征“五谷丰登”的饱满麦穗,还有代表“福气临门”的胖娃娃抱元宝,林六娘和几个手巧的姑娘用红纸细细地剪了,贴在每一扇窗户上,给这素雅的庄园,平添了几分鲜活的年味儿。

孩子们则最高兴,他们穿上了刘雨兰带着妇人们连夜赶制出的新棉袄,棉袄是用从北境换来的上好羊毛填充的,又轻又暖和,外面罩着的是鲜亮的红布,一个个都像年画里走出来的福娃娃,在铺着薄雪的院子里追逐嬉闹,放着从京城买来的小炮仗,那“噼里啪啦”的声响,和着他们清脆的笑声,传出了很远。

在准备了足足十日的肉食之后,后厨的阵地,终于迎来了“甜党”的专场。

刘雨兰是做点心的一把好手,她将早已备好的各色材料,一样样地摆满了案板。

“今日,咱们就来做几样最讨彩头的年节点心。”她挽起袖子,脸上满是自信的笑意,“第一样,就是这‘年年高升’的年糕。”

做年糕,用的是上好的糯米粉和粘米粉,按照七比三的比例混合,再加入用红糖熬成的、温热的糖水,揉搓成一个光滑而有韧性的面团。

这个过程最是考验力气和耐心,几个年轻力壮的媳妇轮番上阵,将那巨大的面团在案板上反复地捶打、揉捏,直揉到面团变得细腻光滑,不粘手为止。

揉好的面团被分成了两份,一份是原味的红糖面团,另一份则被何青云别出心裁地加入了用抹茶粉调成的绿色汁液,变成了清新的抹茶面团。

两种颜色的面团被搓成长条,像拧麻花一样交织在一起,再放进铺了油纸的巨大蒸笼里,压实,表面撒上一层寓意“早生贵子”的红枣和寓意“团团圆-圆”的核桃仁。

巨大的蒸笼被架在锅上,用最旺的火,足足蒸上两个时辰。

当锅盖揭开的那一瞬间,一股混合了糯米清香、红糖甜香和红枣果香的热气,扑面而来,那红绿相间的年糕,上面点缀着饱满的红枣与核桃,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冷却后的年糕被切成厚片,一部分可以直接吃,口感软糯香甜;另一部分,则可以裹上蛋液,在油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外皮焦脆,内里却依旧软糯,是另一种绝妙的滋味。

做完了年糕,便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灶糖”。

这个手艺,刘雨兰更是炉火纯青。她将大量的麦芽糖放进铜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熬煮,一边熬,一边用木铲不停地搅动,防止粘锅。

糖浆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从最初的透明色,渐渐变成了诱人的琥珀色,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纯粹的、让人幸福感爆棚的甜香。

待到糖浆熬得能用木铲拉出细长的丝时,便立刻离火,趁热将早已炒熟的、去了皮的花生仁和黑白芝麻倒进去,快速搅拌均匀。

然后,将这滚烫的糖块倒在撒了熟糯米粉的案板上,用一个巨大的擀面杖,趁热将其擀成薄厚均匀的大片,再用雪亮的菜刀,飞快地切成一个个小方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