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被宋荔也和几人争抢。
自从小翠识字明事理,又赎身成了良籍女子,不再谨小慎微,在家里过得越发如鱼得水,此刻还剩最后一块土豆,被小翠抢去。
她冲宋荔咧唇一笑:“宋掌柜,这块是我的喽!”
小翠夹走胜利果实,宋荔错失最后一块炖土豆,无奈摇摇头,感觉今晚连觉都要睡不好了。
另一道酸汤豆腐稻花鱼,较之香煎稻花鱼,干煸掉鱼肉内的大部分水分,酸汤豆腐稻花鱼,完全采用水煮烹饪,使得鱼肉更水嫩,似乎比普通湖鱼更多三分鲜嫩,隐隐带着一股特殊清甜。
酸笋带来的自然发酵酸香,与稻花鱼的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鲜鱼到厨房烹饪,再到端上桌,不超过半个时辰,可以想象稻花鱼如何鲜活。
清炖,最能突出食材的新鲜程度,无需任何酱料和辣椒红油的掩盖,只有食材的本味,带给味蕾别样的风景。
舌尖一抿,鱼肉化开,抿出鱼小刺,只剩下河鲜的鲜甜。
以酸笋和稻花鱼清炖出来的鱼汤,汤水清亮,漂浮着少许油花,味道微酸,鱼肉里氨基酸的鲜味分子在舌尖游走,徜徉在美食的愉悦中,抚慰了辛勤劳作的食客。
饭后,杀好的稻花鱼经过清水浸泡,泡出血水。
给它捞出控干水分,添加食盐腌制,放到阴凉的地窖保存。
同一时间,知府府邸。
厨房做好的稻花鱼一一上桌,有根据宋荔做的鲈鱼抱蛋,改良出来的稻花鱼抱蛋、香炸稻花鱼,鲜菇稻花鱼汤等菜肴。
杨安慧先给自己舀来半碗鲜菇鱼汤,菌子本就鲜美,加上稻花鱼的鲜甜,鲜上加鲜,用勺子送来一口,出乎意料之外的美味。
听到身旁的嫂嫂开口:“咦,这稻花鱼甚是清香,鱼肉好生细嫩,似乎与普通湖鱼不太一样。”
兄长杨习清轻轻颔首:“吃稻花的鱼,确实美味,尤其这稻花鱼抱蛋,竟是不比鲈鱼差。小妹,明日你再问宋荔买些稻花鱼回来。”
“知道了。”杨安慧咬着一条骨头都被炸得香酥的稻花鱼,裹上薄薄水面粉糊,香酥入骨,咬着鱼刺都是酥酥的,连鱼刺都能吃,香得很。
*
漫天星子,月辉给大地撒上一层银霜。
入夜后,洗漱睡觉。
宋荔在床上翻来覆去,倒不是热得睡不着,白露后,早晚凉爽,从半开的窗子里吹来夜风,很是惬意。
只是想起没能吃到最后一块土豆,有些怄。
次日天色蒙蒙亮,宋荔心里藏着事,想起今要做火培鱼,顾不得赖床。
披头散发的蹲在水井边洗漱完毕,没时间梳头,到地窖取来腌制好的稻花鱼,给铁锅刷上一层油脂,以小火干煸掉稻花鱼的大部分水分。
中间翻一次面,培至两面金黄。
小翠也起床了,洗漱后来到厨房,见到宋荔,很是吃惊:“宋掌柜,今天起得这么早?”
宋荔耸耸肩:“没办法,得趁着上午把稻花鱼弄好,不然要臭了。可不能糟蹋这么好的东西。”
小翠在厨房翻找一圈,找出五谷杂粮,跟宋荔说:“好久没吃甜粥了,咱们今天熬五谷杂粮粥吃吧,补补气血。”
宋荔一想也是,入夏后,天热,喝粥喝得少了:“好啊。”
等稻花鱼培干得半干半湿,放至蒸笼屉里,下方铁锅内放些果皮,谷糠,侧柏枝、花生壳等熏烘。
家里养的鸡多了,喂粮开支大了,为了节省成本,平时会买些谷糠与糙米拌着一起喂食。
家中一袋子谷糠,多的是。花生壳也有,平时剥花生仁的花生壳,都被单独收集起来,一方面可以做菜园子的肥料,一方面也可以做燃料,主打一个物尽其用。
侧柏枝也不难寻,就是橘子皮,手头没有,少一味熏料不碍事,多加了花椒、八角,就这么小火熏着。
当大伙正吃着一碗甜甜的五谷杂粮粥,闻见厨房里飘来侧柏枝的熏香味道,独特的烟熏,带来浓浓的烟火气。
吃过早饭,烟熏的鱼干也好了,晾凉后,可以直接放到干净无水的陶罐里,可以存储许久。
喜欢干香些的,可以拿到自然阳光下晾晒,宋荔喜欢这样半干半湿的状态,既有鲜鱼的鲜活,同时兼具熏咸鱼的咸香入味。
上午宋荔在后院忙着烘焙,听谭百合说前面有人找,来到大堂,发现是庄子上的仆役,似乎是田小桃的心腹。
仆役告知了田管事卖稻花鱼受挫的消息,原来那些食肆铺子有相熟的鱼贩子供货,卖些山货还成,有食肆铺子愿意按照市价收购。
至于有稻花鱼嘛,有些掌柜倒是收,不过是按照湖鱼的价格收,她们明显吃亏,田小桃做不了主,派心腹过来请示。
宋荔大手一挥:“让田小桃将稻花鱼拉来我铺子里,到时按湖鱼的双倍价格算。”
心腹得了信,回头去找自家管事去了。
新鲜的稻花鱼才到铺子,立即被赶来同宋荔说一声,打算去庄子买稻花鱼的杨安慧撞上。
巧了,正好她要买稻花鱼,宋荔要卖稻花鱼,这下子省得白跑一趟。
得知这是稻鱼共生试验稻田里的一半鱼,放了水,捉了鱼,开始割稻子了。
杨安慧一口气买下十几尾鱼,毕竟这东西可遇不可求,昨日没吃够,今日碰见了,必然要多买些,以后想吃都买不到。
见杨安慧买了,其他食客也纷纷围拢过来,有识货的人,也跟着买上几尾。
稻花鱼的价格太贵,比湖鱼贵上六七番。
有食客忍不住抱怨:“普通湖鱼一斤几文到十几文不等,这稻花鱼竟卖到七十多文一斤。最重要的是卖这么贵,还这么多人买,害得我根本买不到。”
王福同外地走商一起到“一间自助”铺子吃过饭,谈完事情,正心满意足准备回家,听到隔壁桌有人讨论“一间茶饮”铺子今日突然卖起了稻花鱼。
王福:“?”
什么,稻花鱼?
走南闯北,他自然吃过,这稻花鱼在滇地、涪陵郡等地常见,在凤仙郡却不常见。
当王福赶去“一间茶饮”铺子时,发现铺子里的稻花鱼早已被抢购一空。
王福暗骂:“这帮土匪,不是说两只木桶装的稻花鱼吗,这都能被抢完?”
好在得了跑堂的口信,明日还有,王福买了些点心小食,带回府中分给十几个女儿。
*
千里之外,京都。
一日□□近中秋节,师姐的脚伤还不能下地,梅嫣通过每日练习,代替了师姐,正式成为主舞,参与到长公主府的选拔。
梅嫣出自凤仙郡,又与那高大人的千金交情匪浅。
郡王妃也同样出自凤仙郡,是高大人千金的手帕之交。
苗娘子之所以选择让小弟子代替大弟子,一是因为梅嫣足够有天赋,模样与身段,都是自己这群弟子们里的佼佼者。二是,梅嫣与郡王妃都有共同的好友,搭着这层交情,更容易被选上。
这次选拔,苗娘子可不想输给自己的死对头。
选拔这日,长公主得知临时更换了主舞,这主舞人选,很是巧妙,于是扭头问儿媳:“听说苗娘子的大弟子旧伤复发,下不了地,更换的主舞是从凤仙郡来的,你可要见见?”
前些日子,苗娘子让人递了帖子,便被郑明珠婉拒了。
此时,郑明珠不假思索:“还是不见了,免得给人招祸。”
并非她看不起梅嫣的出身,因着是宋荔的好友,爱屋及乌,郑明珠正是为着对方的名誉着想,不能私底下见面,万一事后被人宣扬出来,对她无所谓,只是梅嫣恐怕要背上走后门的坏名声了。
名声能杀人,他人的上下嘴皮子一碰,一个女子的一辈子要完了,郑明珠见识过,不想将梅嫣拉入漩涡。
按照约定时间,郑明珠随婆母长公主一道前往前厅。
长公主在主位落座,郑明珠坐在副座,另还有几名受邀参与评选的诰命夫人。
后台,梅嫣远远瞧见这些满头珠翠的贵人们,苗娘子指着位中年妇人:“那便是长公主。”
站在长公主身旁,与长公主说话的年轻女子,不用想,梅嫣知道必然是郡王妃无疑了。
郑明珠,人如其名,若明珠生晕,美若荧光。
从进入春风楼时,便有人不断告诉她,天下不缺美貌女子,但美得倾国倾城的女子,是一种稀缺资源。
鬒黑如漆,神仙玉骨,容德甚美。
一时间,叫梅嫣看得呆住。
死对头风娘子挑衅她们:“听说你们递了帖子,连人家郡王妃的面都没见着,依我看啊,有些人真是自不量力,区区烟柳出身,也敢高攀郡王妃?”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