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大家也不管,继续蹬车。
小城的人们,交通意识还不那么规范,还没有形成习惯,过马路主打一个横冲直撞。
走到半路,包里的传呼嗡嗡地响。肯定不是父母打来的,是单位吧?
静安不想看传呼,这次,她打算用传呼机坏了的理由,拒绝单位里这种无聊的陪酒。
母亲正在厨房炖鱼,看到静安进来,笑着说:“你闺女馋鱼了,回来的路上看到有卖鱼的,说她想吃。”
静安说:“这孩子我得教育教育,太馋了。”
母亲说:“谁不馋呢?你小时候比她还馋呢。原本我想买鲫鱼,可鲫鱼刺多,怕扎到冬儿,我就买的鲶鱼。”
静安说:“鲶鱼可贵了,多少钱一斤?”
母亲说:“四块多钱一斤,鲶鱼不大,一斤多沉,够咱们吃一顿的,我又买块豆腐,鲶鱼炖豆腐,撑死老爷子。”
最后一句,母亲唱歌一样地念叨着,她心情很好。
自打跟父亲一起开商店,赚钱不那么累,母亲总是高高兴兴的。
静安进了房间,看到父亲和冬儿说着什么,父亲正哈哈大笑。
父亲说:“静安,冬儿喜欢拽辟火,一会儿拽开,一会又拽灭。”
那时候,静安家电灯的开关是一根细麻绳,拽一下,灯亮了,再拽一下,灯灭了。
炕沿上站着冬儿,手里攥着电灯开关的那根麻绳,她眉开眼笑,看着静安说:“妈妈看!姥爷看!”
一边说,冬儿手里一边用力,拽开了电灯,又继续说,继续拽开关。
客厅里的灯,一亮一灭,一灭一亮。
妞妞仰头看着电灯忽明忽暗,笑得咯咯的。
孩子是真可爱,什么都能让她开心地笑。冬儿是学会了一项生活技能,她也发现了生活中好玩的事情。
静安抱起妞妞,在她白皙的脸蛋上,亲了一下,爱得不行。
静安说:“知道开灯就行了,不能总是拽辟火,费电,也费灯泡,灯泡要是坏了就拽不亮。”
这时候,包里的传呼,又嗡嗡地响起来。
静安不想看传呼,但冬儿听见了,她伸手指着静安的包:“妈妈,响了——”
父亲也看向静安:“你的传呼响了,是不是领导找你?”
父亲和母亲虽然不喜欢单位领导在下班时间,找静安去陪客户,但是,这也是女儿的工作,不能不支持。
静安说:“今天不管了,谁找我也不出去。”
父亲说:“静禹来电话了,说端午节回来,问你想买什么书,他给你带回来。”
静安说:“我老弟咋没给我打电话?”
父亲说:“打长途电话贵呀,一分钟就一块钱,你老弟可节省了,跟其他男的乱花钱不一样。”
冬儿说:“老舅回来,给我买好吃的。”
小家伙,就知道吃。
冬儿已经打开静安的包,拿出传呼递给静安。传呼机还在嗡嗡地叫。
这么一会儿功夫,传呼里进了三条信息,最后一条,是李科长打来的,用的办公电话。静安心里不高兴,决定这个传呼不回。
另一个传呼,是九光打来的。回不回呢?也可以不回,估计是他想接冬儿吧?
最早打来的传呼,是李宏伟发来的。
“我在白天鹅二楼包房286等你,喝多了,你快点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