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 第235章 旧单里的暖与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旧单里的暖与福(1 / 2)

林阳的指尖还沾着相册扉页的薄尘,刚将那张裹着大红布的念念出生照塞回卡位,指腹就触到了夹层里一张硬挺的纸——不是照片的绒面,也不是衬页的软棉,是带着岁月揉皱的糙感,像一片被遗忘在时光里的枯叶,边缘还留着几道浅浅的指痕,显然是被人反复攥过又小心展平的。

他愣了愣,指尖捏住纸边轻轻一抽,一张泛着黄的检测报告单便落在了掌心。纸角卷着毛边,最上方的“津南医院”四个字印得有些模糊,却仍能看清下方的科室栏写着“胸外科”,日期一栏的数字像根细针,猛地扎进林阳心里——2017年3月12日。距离念念出生刚过十个月,距离妈妈搬来家里照顾晓雯和念念,刚好九个月。

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报告单上的字迹,目光最终定格在“检查意见”那一行,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右肺下叶见磨玻璃结节,大小约1.2,边界欠清,建议进一步行增强CT及穿刺活检,考虑肺部肿瘤可能,请结合临床病史(既往乳腺癌病史、胆囊切除术后)”。每一个字都沉甸甸的,拽着林阳的思绪往回走,回到十年前那个满是消毒水味和牵挂的春天。

那天的阳光和此刻阳台的很像,也是这样斜斜地洒在地板上,却没什么暖意。林阳记得自己刚下班进门,就听见厨房传来压抑的咳嗽声——不是妈妈平时偶尔的轻咳,是那种要把肺都咳出来的闷咳,一声接一声,夹着瓷碗碰撞的轻响。他放下公文包快步走过去,就看见妈妈正弯着腰扶着灶台,手里还端着给晓雯炖的小米粥,粥液晃出几滴,落在瓷砖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妈!”林阳赶紧冲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粥碗,扶住她晃了晃的肩膀,“您这咳嗽怎么还没好?都快一个月了。”

妈妈直起身,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喘着气摆了摆手,声音带着咳后的沙哑:“没事没事,就是最近总熬夜,厨房油烟呛着了。你看晓雯刚出月子,念念又总醒,我多盯点是应该的。”她说着,眼神不自觉地飘向卧室——晓雯正靠在床头拍着念念,小家伙叼着奶嘴,小脸红扑扑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

林阳皱紧了眉,心里的嘀咕早就堆成了山。自从晓雯生完念念,妈妈就揣着从老房子那带来的红布和棉袄搬了过来,说“坐月子得有人伺候,你们年轻人不懂”。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炖鸡汤、熬小米粥,要把晓雯的饭准时端到床边;白天抱着念念哄睡,小家伙闹觉时,她能在客厅里来回走两小时,胳膊酸了也不放下;夜里更是不敢睡沉,只要念念哭一声,她准能第一时间爬起来换尿布、冲奶粉,生怕吵到刚生完孩子的晓雯。

刚开始妈妈只是偶尔咳两声,说“过两天就好”,可后来咳嗽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后半夜,林阳好几次起夜,都能听见客房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像小石子砸在心上。他提过好几次去医院,妈妈都笑着推辞:“小毛病,别瞎花钱,等念念再大点就好了。”

“不行,明天必须去医院。”林阳把粥碗放在灶台上,语气没商量,“您之前得过乳腺癌,还切了胆囊,身子本来就弱,这咳嗽拖不得。”

妈妈还想再说什么,卧室门“吱呀”一声开了,晓雯披着林阳的厚外套走出来,手里攥着个小毯子。她显然是听见了两人的对话,走到妈妈身边,把毯子搭在妈妈肩上,伸手摸了摸妈妈的额头:“妈,林阳说得对,明天我跟您一起去。您要是倒下了,我和念念可怎么办?念念还等着您抱她学走路呢。”

妈妈看着晓雯眼底的认真,又看了看卧室里已经睡着的念念,终是点了点头,只是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了衣角——林阳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妈妈不是怕麻烦,是怕。怕自己真的得了病,怕给刚步入正轨的家添负担,怕看不到念念长第一颗牙、说第一句话。

第二天去医院的路上,林阳特意把车里的暖风开得足足的,还让晓雯裹着羽绒服。晓雯刚出月子,不能吹风,却坚持要跟着:“妈心里慌,我在她身边,她能踏实点。”妈妈坐在副驾上,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她的医保卡和之前的病历本,布包的带子被她攥得变了形。

到了胸外科,医生听了妈妈的症状,又翻了翻她的既往病历,脸色就沉了下来:“先去做个CT吧,看看肺里的情况。您有乳腺癌病史,不能掉以轻心。”

等待CT结果的那半个钟头,像是过了半辈子。妈妈坐在候诊椅上,眼睛一直盯着CT室的门,嘴里小声念叨着“没事的,就是普通咳嗽”,手指却反复摩挲着病历本的封皮。林阳坐在她左边,想拍她的肩膀安慰,手抬到半空又放下——他怕自己一碰到妈妈,她就会哭出来。晓雯坐在右边,悄悄握住妈妈的手,温声说:“妈,您还记得吗?当年您得乳腺癌,化疗那么疼都没掉过泪,这次肯定也没事。”

妈妈点了点头,却没说话,只是把晓雯的手攥得更紧了。她这辈子没怕过什么,当年乳腺癌手术,她笑着跟林阳说“妈能挺过去”;后来切胆囊,术前还跟林阳爸爸开玩笑“以后能少吃点肉,正好减肥”。可这次不一样,家里有了念念,晓雯还需要照顾,日子刚有了盼头,她不敢赌。

CT结果出来时,医生拿着片子,眉头皱得很紧:“右肺下叶有个结节,边界不清楚,大小也不算小,结合您的病史,不排除是转移或者新的肿瘤。得做穿刺活检,才能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

妈妈接过片子的手都在抖,指尖泛白,她盯着片子上那团模糊的阴影,看了好久才抬起头,声音带着哭腔:“医生,要是……要是真的是不好的病,我能不能先不治?念念还小,晓雯还需要人照顾……”

“妈!”林阳赶紧打断她,把片子从她手里夺过来,塞进自己口袋,“您胡说什么呢!穿刺还没做,怎么就知道是不好的?就算是,咱们也治,钱的事您别操心,我和爸爸来想办法。”

可林阳知道,妈妈心里的慌已经扎了根。那天从医院回家,妈妈没再像往常一样抱念念,只是坐在沙发上看着,眼神里满是担忧。夜里咳嗽得更厉害了,林阳听见她在客房里咳,咳完了就小声哭,怕吵醒他们。林阳爸爸偷偷跟林阳说:“你妈昨晚跟我说,要是她走了,让我好好照顾你和念念,别让你受委屈。”

林阳和爸爸两个人硬撑着,一个忙着联系医生安排穿刺,一个忙着白天陪妈妈散步,故意说些念念的趣事——“今天念念笑了,还会蹬腿了”“刚才喂她吃奶,她还抓我的手呢”。可妈妈脸上的笑容总是转瞬即逝,像是蒙了一层雾。

转机是晓雯带来的。那天下午,晓雯把念念哄睡后,端着一杯温好的蜂蜜水走到客厅,坐在妈妈旁边。她没直接提看病的事,只是拿着念念的小袜子,跟妈妈说:“妈,您看念念的脚又长了,这双袜子昨天还能穿,今天就紧了。您织的那双小鞋子,估计再过两天也穿不下了。”

妈妈看着晓雯手里的小袜子,眼神软了下来——那是她亲手织的,用的是浅粉色的线,上面还绣了个小草莓。她伸手摸了摸袜子,声音轻得像叹气:“这孩子长得真快,刚生下来的时候才五斤四两,现在都快二十斤了。”

“是啊,长得快着呢。”晓雯把蜂蜜水递到妈妈手里,握住她的另一只手,“再过几个月就能学走路了,到时候还得您教她。您还没听她叫‘奶奶’呢,我听说小孩第一次叫人,都先叫奶奶,多亲啊。”

妈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落在蜂蜜水杯里,漾开小小的涟漪:“晓雯,我不是怕疼,我是怕……我要是走了,谁帮你带念念?谁给你炖鸡汤?你们年轻人上班那么累,家里的事还得自己扛……”

“妈,您不会走的。”晓雯帮妈妈擦了擦眼泪,起身把卧室里的念念抱出来,放在妈妈怀里,“您看念念多依赖您,刚才睡觉还喊‘奶奶’呢——虽然是我听着像,可说不定她就是在叫您。咱们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您得看着念念上幼儿园、上小学,看着她穿花裙子、背小书包,您怎么能现在就放弃呢?”

念念像是听懂了似的,在妈妈怀里动了动,小脑袋蹭了蹭妈妈的胸口,还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抓住了妈妈的衣领。妈妈抱着怀里小小的、暖暖的身子,感受着小家伙的呼吸落在自己脖子上,心里的慌像是被温水化开了。她低头看着念念的小脸,小家伙闭着眼睛,嘴角还带着笑,像是在做什么好梦。

“念念,奶奶听你的。”妈妈哽咽着说,用脸颊蹭了蹭念念的额头,“奶奶去做检查,奶奶要看着你长大,看着你叫奶奶。”

穿刺检查定在三天后。那天早上,林阳特意请了假,爸爸也推掉了厂里的活,一家人陪着妈妈去医院。进穿刺室前,妈妈抱着念念,在她额头上亲了又亲:“念念乖,奶奶很快就出来,出来给你买糖吃。”

穿刺的过程很快,可外面等待的时间却格外漫长。林阳在走廊里来回踱步,皮鞋踩在瓷砖上的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响。爸爸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个苹果,却一口没吃,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灰掉了一地。晓雯抱着念念,时不时把脸贴在念念的头上,小声说“菩萨保佑奶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