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季:古族遗秘,星域之桥
第一章:乱空迷域
黑风戈壁的夜晚,寒意刺骨,星辰却格外清晰明亮,仿佛冰冷的钻石镶嵌在墨黑的天鹅绒上。冼丕臼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出一道孤寂的长影,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无垠的沙海之中。
脑海中,那幅由天机阁使者留下的路线图清晰可见。它并非标注着明确的地标,而更像是一种玄妙的指引,结合星辰方位、地脉流向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空间感应。那枚不断变幻的复杂符文则在识海中缓缓旋转,散发出微弱的、与周围空间产生奇异共鸣的波动。
他必须全力运转《无名诀》,并将那石壁无名残诀的感悟融入神识,才能勉强跟上这种指引。这本身,似乎就是第一重考验。
三日期限,如同悬顶之剑。他不敢有丝毫停歇,昼夜兼程,向着戈壁最深处、地图上标注为绝对生命禁区的方向前进。
越往里走,环境越发恶劣。狂风几乎从未停歇,沙暴变得频繁而猛烈,能见度极低。更可怕的是,空间开始出现不稳定的迹象。
有时,明明向前迈步,却感觉像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微微后退;有时,一步踏出,眼前的沙丘景象会出现瞬间的重影和扭曲;偶尔还能看到海市蜃楼般的幻景,却不是远方绿洲,而是光怪陆离、破碎不堪的奇异景象,仿佛空间的疤痕。
这里,就是“乱空迷域”的外围。一个因上古大战或某种未知原因导致空间结构极其脆弱、法则混乱的险地。寻常修士踏入此地,极易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被突然出现的空间裂缝撕成碎片,或被传送到未知的绝地。
冼丕臼小心翼翼地前行,神识高度集中,时刻感知着周围空间的细微变化。那枚天机阁符文在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当靠近潜在的空间陷阱或裂缝时,它便会发出微弱的警示性波动,让他能提前规避。
即便如此,路途依旧险象环生。
他曾险些踏入一片看似平整、实则下方是扭曲空间流沙的区域,全靠符文剧烈震颤才惊险跃开;也曾被一道毫无征兆出现的、细如发丝的空间裂缝擦过手臂,留下一条深可见骨、法则之力缠绕难以愈合的伤口;更遭遇了几头因空间异变而产生畸变、狂暴无比的沙兽,其实力远超外界同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斩杀。
伤势在累积,精神更是时刻紧绷。
但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他对《无名诀》和那无名残诀的理解也在飞速加深。尤其是在应对空间异常时,那残诀中许多原本晦涩的关于“宇”、“宙”、“方位”、“虚实”的零碎感悟,竟变得清晰起来,让他能更好地利用符文预警,甚至偶尔能预判空间的细微波动。
他的九转金丹也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更加凝练,吞吐灵气的范围似乎能一定程度上穿透空间的紊乱,从更深的层次汲取力量。
第三天黄昏,就在期限将至之时,他终于按照路线图的指引,抵达了一处极其怪异的地方。
眼前不再是连绵的沙丘,而是一片巨大的、如同被无形巨锤砸碎后又胡乱拼接起来的盆地。地面不再是沙土,而是呈现出一种暗红色的、琉璃化的怪异质地,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缝,裂缝中不时吞吐出灰白色的、令人心悸的虚无气息。
天空在这里仿佛塌陷下来,低垂得压抑,扭曲的光线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图案。远处,可以看到一些巨大的、断裂的黑色石柱歪歪斜斜地插在地面上,仿佛某个远古遗迹的残骸。
空间在这里的混乱达到了顶峰。重力似乎变得不均匀,时而沉重如山,时而轻飘如羽。视线所及之处,景物都在微微扭曲晃动,甚至能看到一些地方的空间如同水面般荡漾着涟漪。
这里,就是乱空迷域的核心边缘!
到了此地,脑海中的路线图已然到了尽头。那枚符文的旋转速度也加快了许多,散发出更强烈的共鸣波动,指向盆地深处某个具体的方向。
冼丕臼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庞大而混乱的空间力量弥漫在空气中,排斥着一切生灵。若无符文护持,恐怕顷刻间就会被撕碎或放逐。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犹豫,迈步踏入了这片破碎之地。
一踏入其中,顿时感觉像是陷入了泥潭,四面八方传来巨大的、方向错乱的压力。光线、声音、甚至神识感知都变得扭曲不可靠。他只能紧紧依靠那枚符文的指引,一步步艰难地向深处挪动。
每一步都需耗费极大的精神和灵力来对抗混乱的空间之力。那感觉,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在崩溃的边缘行走。
途中,他看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景象:悬浮在半空的破碎巨石、倒流的光阴碎片(幻象)、甚至有一瞬间,他看到了另一个模糊的、正在沙漠中跋涉的自己的背影——那是空间折叠产生的幻影!
就在他精神与灵力都消耗巨大,几乎难以为继之时,手中的符文猛地爆发出强烈的光芒!
前方,一片相对稳定的景象出现在扭曲的空间乱流之后——那是一片不大的、由几块巨大黑石围成的天然石阵。石阵中央的地面上,刻着一个与冼丕臼手中符文形状一模一样的、但却巨大无比的图案!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