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236章 他们真的给百姓发好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6章 他们真的给百姓发好处?(1 / 2)

次仁带着麾下的番兵们,嘴里喊着不知名的号子,一个劲儿地把滚石和檑木往山下扔。

巨石裹挟着碎土,狠狠地砸入官军的前队,转瞬间便有数人被压成了肉泥。

惊慌失措的官兵们想找地方躲避,可头顶上的箭雨和脚下神出鬼没的石雷又让他们寸步难行。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山脚下的官道上就摆满了官兵横七竖八的尸体。

可即便山脚下已经没了活人,番兵们还在接二连三地往山下扔滚石檑木,一点也没有要停手的意思。

直到李定国朝天甩了两鞭子,番兵们才猛地回过神来,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看着山下的官军死伤惨重,这群朗生们的心里,竟生出了一种不知名的快感。

奴隶出身的他们,原来也能杀人啊。

此时,山谷里的官兵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不少人四散奔逃。

慌乱中,又有不少溃兵又踩中了绊雷,引起一连串的爆炸。

转瞬之间,前队的官军已经是死伤惨重。

中军处的丁云翔见状大惊,他不知道贼兵到底有多少人藏在山谷里。

他只知道,自己要是再不走,这三千多人恐怕全都要交代在这里。

于是丁云翔连忙下令,让亲兵队长带人上前,把还困在雷阵里的宋宏等人,给硬生生拖了出来,狼狈地退出了河谷。

首战告捷,山头上的番兵们兴奋不已。

但一旁的李定国和余承业,却看着狼狈逃窜的官军叹了口气。

还是人手不够啊。

就凭刚才官军的乱象,要是给他们一千精兵,顺势从山头上掩杀下去,再配合后方的李自成,肯定能把这三千官军尽数留下,

现在他们只能远远地躲在山头上放箭,眼睁睁地看着官军逃出河谷。

两方人马的第一次交锋,以官军狼狈而逃画下句号。

丁云翔和刘汉儒刚出兵不久,就吃了个不大不小的闷亏。

虽然战后清点,损失的人马不算太多,但贼兵防不胜防的雷阵和突如其来的偷袭,却给所有官兵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少人是丢盔弃甲,连滚带爬地才从河谷里捡回一条性命。

两方人马各自回营,得胜的一方,自然是喜气洋洋。

当李自成等人带着缴获来的兵器和物资,回到山中的营地时,山谷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万胜!”

等候已久的百姓和民兵们争先恐后的上前,接过战士们手里的刀枪,顺手递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饭菜和姜汤。

这处位于平通河谷的营寨,是李自成早就选好的避难所。

营寨位于一处险要的山坳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以通往外界,易守难攻。

营地之内虽然条件艰苦,但却井井有条。

番兵们享用完饭菜和姜汤,在次仁的带领下负责外围的警戒。

其他民兵则是在四周的悬崖峭壁之上,设立了数十个明哨暗哨,把整个营地护卫得如同铁桶一般。

而从各村撤离出来的百姓们,则在里正甲长的组织下分工合作。

男人负责修筑和加固营寨,女人则负责生火造饭,缝补衣物。

山洞里,堆满了从各村运来的粮食和干柴,足以支撑数千人渡过整个冬天。

虽说环境算不上太好,但每个人的脸上几乎都看不见焦虑,反而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得热火朝天。

而与之相反的是吃了败仗的官军。

官兵们根本不敢在路上停留,生怕贼兵又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只能一路退回了后方的下岭村。

下岭村和贺铭生所在的上岭村隔得不远。

上岭村在山头,而下岭村就在山脚,两个村子之间只隔了不到十里路。

下岭村的村民早就跟着李自成撤回了河谷,只留下一座座土房。

丁云翔正好借着村子安营扎寨,准备修整一二,顺便埋锅造饭。

虽然暂时不怎么缺衣少食,但毕竟刚从鬼门关逃出来,整个官兵队伍都沉浸在恐惧和焦躁当中。

打了败仗,又死了弟兄,一些骄横惯了的明军士兵,便将心中的怨气和怒火,都迁怒到了不远处的上岭村头上。

当天晚上,一个叫钟耀的百户,便带着手下十几个士兵,闯进了村子。

“真他娘晦气!”

钟耀一脚踹开一户村民的院门,嘴里骂骂咧咧,

“老子带兵在前线拼死拼活,这帮刁民倒好,躲在后面跟没事儿人一样!”

他大手一挥,

“给老子搜!”

“吃的、喝的、值钱的,都给老子搬出来!”

“周围这几间屋子不错,正好弟兄们没地儿过夜,今晚就睡这儿了!”

听到钟耀的吩咐,官兵们欣喜若狂,当即四散开来,把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的村民们全赶了出来。

随后熟练地开始翻箱倒柜,搜查财物。

村民们哪里敢招惹这群凶神恶煞的官军?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去找村里的主心骨贺铭生,想让他这个里正帮忙主持公道。

贺铭生听到消息,顿时气愤不已,带着村民兴师动众的就找了过去。

这厮是个十足的蠢货,他还天真的以为,官兵会和之前的贼兵一样,稍微讲点道理。

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当贺铭生怒气冲冲的找到百户钟耀,正想上前理论一二。

可没想到话还没说几句,钟耀就不耐烦地站了起来。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贺铭生的脸上,把他直接扇飞了出去。

贺铭生被这势大力沉的一耳光扇得眼冒金星,左脸肉眼可见的肿了起来。

没等他回过神来,钟耀一脚踩在了贺铭生的胸口上,往他脸上狠狠啐了一口,怒骂道:

“你算个什么东西?一个穷措大,也敢在老子面前摆谱?”

“给你脸了是吧?!”

“老子麾下的弟兄借你几间屋子暂住一晚,识相的就赶紧滚,别扰了老子的兴致!”

“再敢多说一句废话,信不信老子现在就砍了你!”

贺铭生捂着火辣辣的脸,看着眼前这个粗鄙不堪的武夫,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自己身为一个秀才,前些日子还和巡抚相谈甚欢,眼前丘八竟敢对他动手!

你等着,这事儿没完!

第二天一早,贺铭生骑着骡子,火急火燎的就跑到了下岭村的官军大营,想找巡抚刘汉儒告状。

可刘汉儒身为四川巡抚,哪是他一个老秀才想见就能见的?

虽然两人之前有过一面之缘,可营外值守的兵将们压根儿就不认识贺铭生。

贺铭生一口一个自己和抚台是旧识,可却还是被拦在军营外,连门都进不去。

就在他焦急万分的等待之时,终于从木栅栏的缝隙里瞧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定睛一看,正是巡抚刘汉儒!

刘汉儒此时,正准备和手下的一众将领前往中军议事,讨论下一步该如何兴兵。

贺铭生见状,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朝着营地里大声呼喊:

“刘巡抚!刘抚台!”

“学生贺铭生,有要事相告”

刘汉儒正埋着头苦思冥想,思考着该怎么破开贼兵的雷阵,突然隐约间听到好像有人在叫他。

他抬头扫了一眼,但却没发现什么,抬腿便要继续往前。

可他身旁的亲兵倒是眼尖,认出了营门外的贺铭生:

“刘抚台,营门外有人,是之前在石泉县迎接咱们的那个老秀才。”

刘汉儒抬眼望去,看到贺铭生大呼小叫的样子,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这人来干什么?仗还没打完呢,就想着顺杆往上爬了?”

“简直不知所谓!”

“去,把他赶走!”

亲兵点点头,准备把外面的贺铭生赶走,可不多时,他又急匆匆地跑了回来。

“抚台大人,这姓贺的说他有要紧事,想向您禀报。”

刘汉儒闻言眼前一亮,难不成这厮又探得了什么要紧的军情,比如贼兵的具体动向?

刘汉儒不敢怠慢,连忙让亲兵去把贺铭生带进来。

自己则招呼着身边的一众将领,赶紧前去中军大帐,想听听贺铭生又带来了什么新消息。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贺铭生刚一走进大帐,“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还没等刘汉儒开口,贺铭生趴在地上便开始哭诉:

“刘抚台!您可要为我上岭村的百姓做主啊!”

“昨天晚上,您手底下的兵将趁夜闯进了我上岭村,不仅四处抢掠,而且还强占民房。”

“学生本想好言相劝,可没想到.没想到他竟然不思悔改,还动手打了学生!”

帐内众将听完,面面相觑。

就这?

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呢,无非就是抢了点财物,睡了一觉而已。

又没动刀子杀人,这个酸秀才,竟然特地跑到军营重地来告状?

而刘汉儒,更是气得差点没当场笑出声来。

老子带兵是来平叛的!不是来给你这群庶民当仆人的!

前线的官兵流血牺牲,吃你点,拿你点,又怎么了?

一个举人都不是的破秀才,真把自己当成什么大人物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