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汽笛声震碎了清晨的海雾。
三艘比山岳还要巍峨的“玄武级”巨舰,拖着疲惫却骄傲的身躯缓缓靠岸。船身满是海藻和藤壶,仿佛勋章般诉说着万里远航的艰辛。
郑和瘦了,黑了,眼里的光却比启航时更亮。他跳下舷梯,顾不得整理仪容,直奔早已等候在码头的加急专列。在他身后,是一桶桶散发着怪异酸臭味的黑色胶团,还有一袋袋从未见过的奇特种子。
“快!直发长安!殿下等着这些宝贝救命!”
三天后,长安东宫。
李承乾围着那几桶黑乎乎的东西转了三圈,脸上的表情比见了亲儿子还亲。他伸手抠下一块,用火折子点了,一股刺鼻的烧焦味瞬间弥漫开来。
“味儿对了!”李承乾深吸一口这致癌的烟气,陶醉道,“这就是工业的体香啊!”
旁边的王福被熏得直咳嗽:“殿下,这……这就您说的‘神胶’?看着像放坏了的死面团子。”
“你懂个屁。”李承乾踹了他一脚,“有了它,咱们的电就不再是脱缰野马,咱们的车就能真正飞起来。传令格物院,化学组全体集合,准备‘硫化’!”
橡胶这东西,生的黏软,冷了变硬,热了变稀,直接用就是废物。但李承乾知道点石成金的秘诀——硫磺。
格物院后院,架起了一口口巨大的铁锅。孙思邈带着一群道士,像炼丹一样,严格按照李承乾给的配方,往融化的生胶里添加硫磺粉和碳黑。
“火候!注意火候!”李承乾亲自拿着大铁勺搅拌,“大火收汁……不对,大火硫化!搅匀了!”
黑烟滚滚,恶臭熏天。整个东宫都笼罩在一股烧轮胎的味道中。李世民在隔壁的太极宫都被熏得受不了,派人来问了三次“太子是不是在煮屎”。
三天后,第一批成品出来了。
黑亮,坚韧,富有弹性。
李承乾拿着第一根造出来的实心橡胶轮胎,往地上一砸。轮胎“嗖”地一下弹起半人高。
“成了!”
他立刻下令,将老爹那辆震得人骨头散架的“蒸汽指挥车”拖来,换上了新轮胎。同时,格物院开始全力生产橡胶绝缘皮,将长安城那些危险的“裸奔”电线全部包裹起来。
几日后,李世民再次被请上了他的专车。
这次,他明显带着抗拒:“高明,朕的腰还没好利索,你若是再想颠死朕,朕先废了你。”
“阿耶放心,这次绝对是帝王级的享受。”李承乾自信满满地拍了拍那四个黑乎乎的新轮子。
车门关上,蒸汽机启动。李世民下意识地抓紧扶手,等待那熟悉的剧烈震动。
然而,车子动起来后,他惊讶地发现,那种能把人隔夜饭颠出来的震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柔的起伏,就像坐船一样。
“这……”李世民松开手,惊奇地摸了摸屁股底下的真皮座椅,“竟如此平稳?”
“这就是橡胶的魅力。”李承乾坐在对面,翘着二郎腿,“它吃掉了震动。阿耶,有了这东西,咱们的蒸汽货车就能跑得更快,拉得更多,损耗更小。更重要的是……”
他指了指窗外路边那些刚刚换上黑色绝缘皮的电线:“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电死人了。电力,可以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了。”
李世民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感受着身下的舒适,突然问道:“郑和带回来的,还有什么?”
“土豆,玉米。”李承乾报出几个名字,“都是能在旱地、山地生长的高产粮食。儿臣已经让人送去司农寺试种了。顺利的话,明年秋天,大唐就再无饥馑之忧。”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这次他没有谈钱,而是重重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膝盖。
“好。记郑和首功,封万户侯。你……想要什么?”
李承乾咧嘴一笑:“阿耶,儿臣想在长安办个‘技术学校’,您给题个字呗?”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