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悍不畏死就能打赢的战争了,未来的海战,胜负取决于屏幕前一连串精准无误的指令输入。
战士们的勇敢依旧是核心,但承载这份勇敢的,将不再只是他们的血肉之躯,还有他们操作尖端武器的双手和大脑。
必须让他们提前适应,提前掌握,提前学习!
绝不能等到长征号下水的那一天,海军才发现自己拥有一把全世界最强的神剑,却找不到一个懂得如何挥舞它的剑客!
想到此处,余宏的眼中再也没有犹豫。
他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最高层的专线。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是石总长亲自接的。
“石总长,我是余宏。”
“小余,那个拦截的事情……”电话那头的石总长显然很急切。
“解决方案已定,万无一失,我现在打电话,是要汇报另一件事。”
“我要求立刻从长征号的大项目中,独立拆分出无人潜航器的小项。我会单独开辟一条生产线,用最高优先级,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一批实物。”
石总长在那头愣了一下:“你是说……不用等潜艇主体?”
“不等。”余宏回答得斩钉截铁。
“我需要海军方面,现在从各舰队抽调一批可靠、思想开放、学习能力最强的年轻官兵,组成我们第一支,也是全世界第一支,水下无人作战特种部队。”
“我要把这批装备,先交给他们,让他们在现有的船上练,在近海练,把所有的操作,都给我练成吃饭喝水一样的本能。”
“我要提前为我们的长征,孵化出一支掌握了未来海战作战方式的种子部队。”
石总长沉默了足足五秒。
然后,电话里传来他重重拍击桌面的声音。
“我批了!”石总长激动道:“我不仅批了,还要以总部的名义,下最高密级的命令!”
“你要多少人,我就从海军现役里给你拉多少人!你要哪艘船做实验平台,我就给你调哪艘船!海军上下,要人给人,要船给船,一切都给你开绿灯!”
……
两个月后。
351厂,为无人潜航器项目单独开辟的A7无尘车间。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生产车间,不如说是一个精密实验室。
地面用防静电材料铺设,光可鉴人,空气通过循环系统过滤,比医院的手术室还要洁净。
十几名穿着白色防尘服,只露出两只眼睛的技术人员,正在各自的工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车间的正中央,第一批量产的十二枚成品,静静地陈列在一排金属支架上。
它们的代号,被余宏命名为听潮。
听潮者,知敌于无形。
听潮-1型,长度一点五米,直径刚好可以塞进标准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外壳是一种暗灰色的非金属复合材料,表面覆盖着一层由351厂独家研发的声呐吸波涂层,手指触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细腻的橡胶质感。
头部是半透明的传感器阵列窗口,两侧是两个可折叠收纳的小型操纵鳍,尾部则是结构紧凑的泵喷推进器,五个叶片的设计极致简洁。
余宏走上前,身边跟着紧张不已的钱振华。
“准备好了吗?”余宏问。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