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将姚桐斌一家安置好后,便又开始在空间中忙碌起来,他要准备迎接下一个需要拯救的科学家——萧光琰。
他对萧光琰的生平同样熟记于心,这位福建福州的才子,1920年出生,1945年就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之后任职于美孚石油公司。
1949年,萧光琰就开始为祖国搜集石油工业技术资料,1950年毅然回国投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建设。
他带回的石油炼制技术资料,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在大连化物所,他开展页岩油裂化催化剂氮中毒基础研究,还进行了金属酸性催化剂双重性研究,更是在1962年参与青岛会议讨论研究所学科方向调整,培养了众多科研人才,曾指导党委书记白介夫学习催化剂课程。
然而,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却在特殊时期遭遇了不幸。
1951年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他受到不公正批判,虽在1956年平反后恢复科研,但1958年又因“白旗”定性再遭批判。
1968年,在文革的迫害下,他与妻女不堪折磨,选择了服安眠药自杀。
“不能让萧光琰也走上这样的绝路。”赵国强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1968年的某一天,夜幕笼罩着大连的一处普通居民楼,萧光琰的家中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萧光琰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眼神空洞,身旁的妻子甄素辉抱着女儿,脸上满是绝望与无助。
他们刚刚又遭受了一轮批斗,身心俱疲,觉得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于是决定用安眠药结束这痛苦的一切。
就在他们准备将安眠药服下的关键时刻,赵国强出现了。
他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瞬间出现在房间里。萧光琰一家惊恐地看着他,不明白这个陌生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萧先生,别做傻事,我是来救你们的。”赵国强急忙说道。
萧光琰愣住了,他看着赵国强,眼中充满了疑惑和警惕:“你是谁?为什么要救我们?”
赵国强快速说道:“我叫什么不重要,我知道你为国家做的一切,你是国家的功臣,不能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你的石油化学研究对国家太重要了,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说着,赵国强抬手一挥,空间入口再次打开,淡蓝色的光芒照亮了房间。
“跟我走,这里有安全的地方让你们继续生活,继续做研究。”赵国强急切地劝说着。
萧光琰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他们都被赵国强的手段震惊了。
不过现在的他们,已经走投无路,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而且他们从赵国强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诚和坚定,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他。
赵国强带着萧光琰一家走进了空间。
一进入空间,萧光琰一家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姚桐斌一家。
姚桐斌也注意到了他们,走了过来。赵国强笑着介绍道:“萧先生,这是姚桐斌先生,也是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以后你们就在这里一起安心做研究。”
姚桐斌微笑着向萧光琰伸出手:“萧先生,幸会啊。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你。”
萧光琰握住姚桐斌的手,感慨道:“真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地方,还能遇到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