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第373章 雨里的新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3章 雨里的新故事(1 / 2)

梅雨季的雨下得黏糊糊的,墙根的青苔疯长,连空气都带着股潮味。王奶奶翻箱倒柜找雨鞋时,瞥见墙角立着的油纸伞——伞骨是竹制的,伞面蒙着桐油布,伞柄包着层褪色的蓝布,是老伴生前用了大半辈子的物件。

伞面上落了层灰,凑近一看,桐油布的褶皱里竟长了层白霉,像撒了把面粉。“这伞咋还发霉了?”王奶奶用布擦了擦,霉斑却越擦越明显,还蹭下点灰绿色的粉末。

张大爷蹲在旁边抽着烟袋,烟锅的火星在潮湿的空气里明明灭灭:“放了大半年没动,不发霉才怪。当年你老伴雨天赶集,就靠这伞挡雨,那时咋不见霉?”

“那时候常拿出来晾,”王奶奶叹了口气,手指摩挲着伞柄的蓝布,布面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的竹骨,“现在用不上了,倒委屈它了。”

阿伟从柴房拖出个旧木架,想把伞撑开晾晾。可刚扳开伞骨,“咔”的一声,最边上的一根竹骨突然断了,断口处还带着点霉斑,像被虫蛀过。

“这可咋整?”阿伟举着断骨,“扔了吧?看着怪可惜的。”

李婶端着刚晒好的陈皮路过,闻着伞面的霉味皱了皱眉:“别扔,桐油布能翻新,竹骨断了也能补。当年我娘家那把伞,补了三次,用了十几年呢。”

雨还在下,油纸伞歪在墙角,断了的竹骨像只折了的翅膀,霉斑在桐油布上慢慢晕开,像幅褪色的画。

说干就干,王奶奶找来桐油和刷子,想把伞面重新刷一遍。可刚刷了两下,桐油就顺着霉斑的破洞渗了过去,在伞面背面晕出深色的印子。“这布烂了,”她捏着破洞边缘,布面脆得像枯叶,“当年淋暴雨都没漏,现在刷点油就破,真是老得不行了。”

张大爷自告奋勇修伞骨,他找了根细竹条,想绑在断骨上。可竹条太滑,绑了三圈麻绳还是松,一使劲,竟把旁边的另一根伞骨也掰裂了。“这破竹骨!”他把竹条扔在地上,“新伞多好,不锈钢骨,又轻又结实,哪用这么费劲。”

阿伟想把霉斑刮掉,找来块砂纸轻轻磨,没想到桐油布经不起磨,直接磨出个小窟窿。“越修越糟了,”他看着伞面的破洞,“要不我去镇上买把新伞?花不了多少钱。”

李婶翻出瓶酒精,想给伞面消毒除霉。可酒精一喷,霉斑没消,反倒把桐油布的颜色融了,晕出片难看的黄渍。“这伞怕是真救不活了,”她放下酒精瓶,“留着占地方,扔了吧。”

大家围着油纸伞犯愁,雨敲打着窗棂,“滴答”声听得人心烦。王奶奶摸着伞柄的蓝布,那上面还留着老伴的手温,舍不得扔;张大爷看着断成两截的伞骨,想起年轻时借这伞给邻村姑娘送过货,也犯了难。

“这伞不只是挡雨的,”王奶奶突然说,“那年我生娃,下着大雨,你大爷就用这伞背我去卫生院,伞骨断了一根,他愣是把棉袄脱下来裹着我……”

张大爷没说话,默默捡起地上的竹条,重新往断骨上绑。

赵铁柱从田里回来,裤脚沾着泥,见大家对着油纸伞犯愁,放下锄头拿起伞看了看。“这伞有救,”他指着伞面的破洞,“找块旧棉布,用桐油粘在破洞上,比原来还结实。”

他找来块蓝印花旧布,是王奶奶年轻时做被面剩下的,剪得和破洞一般大。又往布上抹了层熬化的桐油,小心翼翼贴在破洞上,用手按了按:“桐油干了能粘牢,蓝印花布还好看,比原来的素面强。”

王奶奶看着补好的破洞,蓝印花的花纹和桐油布的底色倒挺配,忍不住笑了:“你这小子,还懂这个。”

张大爷的伞骨,赵铁柱有办法。他把竹条在火上烤了烤,烤软后弯成和断骨一样的弧度,再用细铁丝紧紧缠在断骨上,接口处抹了点桐油。“烤过的竹条有韧劲,”他试着扳了扳,“比原来还结实,撑伞时准不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