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次带娃去看病,前面一个奶奶叫她孙子给医生背首唐诗。]
看到“背唐诗”和“属猴的”,长孙皇后也忍俊不禁.
“这孩子背诗,或是一片赤子之心,但那老丈答非所问,确是让人着急。
看来后世医者,不仅需精通医术,还需有极大的耐心和……嗯……揣摩心意之能。”
李世民深有感触。
“是啊,观音婢。朕每日听取臣工奏对,亦需明辨其言,去芜存菁。
若人人都去当这‘已读乱回’者,朕这皇帝,怕是要做得头晕眼花了。”
他想起了自己的好爱卿们,由衷地感到欣慰。每次奏事都条理分明,真是省了他不少心力。
看到“语文是所有科目里最重要的”这条评论,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正色道。
“此言大善!文章之道,在于明理达意。若词不达意,或故意绕弯,则于国于家,皆无益处。
我大唐开科取士,诗赋文章固然重要,但这清晰表达、切中要害的能力,更为关键。”
[儿科大夫态度还算好了,不好意思驳小朋友吧,敷衍的说了句挺聪明的。我在后面等着就有点受不了……]
[他不是不好意思,他怕投诉态度不好,其实心里也烦的要命。]
[哈哈,想表现自己的好大孙。]
[我会白眼翻上天[尬笑]]
[其实老一辈很多人这样[捂脸]总是说一些和病情无关的事情。]
朱元璋面容严肃,看到视频内容,眉头越皱越紧。
“哼!尽是些不着调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
“问东答西,成何体统!那医者也是好性子,若依咱当年的脾气,早让他滚蛋了!”
早年时,他最讨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种说话拐弯抹角、不着边际的人。
马皇后温和地劝道。
“重八,百姓并非有意,或是紧张,或是习惯如此。你瞧,不也有许多明白人,说得清清楚楚吗?”
看到“从盘古开天辟地讲起”的调侃时,朱元璋脸色更黑了。
“盘古开天?他咋不从混沌未分开始讲?!
耽误自己病情是小,耽误了后面真正有急症的人,才是大过!”
看到评论区那个“别说话,叫医生自己看,看不出来说明他医术不好”,朱元璋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愚蠢!愚不可及!郎中又不是神仙,她自己不说,让郎中猜谜?
若是军中伤兵也如此,岂不延误救治,枉送性命!”
他觉得这种“考验”心理简直莫名其妙。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