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与协议
办公室的百叶窗将午后阳光切得零碎,林志远指尖捏着那份刚签完字的“竞争回避协议”,纸页边缘被指腹摩挲得发毛。苏宛清的钢笔还搁在桌角,笔帽上那道细微的划痕——去年项目组加班时她不小心撞在文件柜上留下的——此刻像根细针,轻轻刺着他的视线。
墨蓝色的钢笔杆泛着冷光,笔帽顶端的银色金属圈已经有些磨损,那是过去三年里,苏宛清每天握在手里的痕迹。他记得她总爱把笔帽咬在嘴边思考方案,每次被他提醒“不卫生”,都会吐吐舌头,把笔帽乖乖套回笔杆,却下次照旧。可现在,这杆笔孤零零地躺在桌角,连带着桌上那本摊开的笔记本都显得格外冷清,页边空白处她随手画的小太阳,还沾着没干透的鹅黄色墨水。
“林总,法务部说这份协议需要双方各执三份,”秘书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打断了他的怔忪,“苏总监那边……需要我现在送过去吗?”
林志远抬眼时,恰好看见苏宛清的身影从走廊尽头走过。米白色的风衣下摆扫过深灰色地毯,留下一道短暂的浅色痕迹,她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更没有回头。走廊顶灯的光落在她身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却在拐进办公室的瞬间骤然消失,像被什么东西硬生生切断。
他想起昨夜停车场的对话。路灯的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手里捏着车钥匙,指尖泛白,却还是笑着说“以后就是‘苏总监’和‘林总’了”,语气里的坦然像一层薄冰,晶莹剔透,却脆弱得仿佛一碰就碎。他当时看着她的眼睛,清楚地看见冰下藏着多少没说出口的话——那些没来得及兑现的“项目成功后去吃火锅”的约定,那些加班到深夜时共享的一杯热咖啡,还有那次团建爬山时,她累得扶着他的胳膊,轻声说“有你在真好”的瞬间。
“我亲自去。”他站起身,椅脚在地板上划出一道轻微的声响,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将协议放进公文包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里面的东西——那枚去年年会抽奖时他替她抽到的银杏叶胸针。黄铜材质的叶片边缘镀着一层浅金,叶脉的纹路清晰可见,背面还刻着小小的“好运”二字。
他记得那天年会,舞台灯光晃得人眼晕。他抽中这枚胸针时,苏宛清正坐在台下跟同事说笑,听见他的名字,立刻跑上台,不由分说地把胸针别在他的西装翻领上,笑着说“借林总沾沾喜气,明年我也要中大奖”。后来年会结束,他送她回家,两人在小区门口聊了很久,直到夜风渐凉才分开,胸针就这么忘了取走。他后来发现时,原本想还给她,却总因为各种理由拖延,一来二去,就这么收了大半年,成了他公文包里的秘密。
公文包的搭扣“咔嗒”一声扣上,林志远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向走廊。走廊里很安静,只有保洁阿姨拖地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水渍在地面上反射着灯光,像一面破碎的镜子。他走到苏宛清办公室门口,抬手准备敲门,却听见里面传来轻微的纸张翻动声,还有她压低的声音,似乎在跟谁打电话。
“……对,方案我已经改好了,明天早上给你发过去……嗯,我知道,以后跟林总那边要注意分寸……”
他的手停在半空,指尖有些发凉。原来她比他更早进入“苏总监”的角色,更早开始刻意拉开距离。他想起过去三年,他们在同一个项目组时的日子。那时候他还是“林工”,她还是“小苏”,两人每天一起开会、改方案、跑客户,加班到深夜时,他会帮她点一份她最爱的番茄鸡蛋面,她会帮他整理好散落的文件。有一次项目遇到危机,客户要求三天内修改完所有方案,他们在会议室熬了两个通宵,最后提交方案时,客户满意地点头,她兴奋地抱住他的胳膊,眼睛亮得像星星。
可现在,不过是一个职位变动,一份竞争回避协议,就把过去的一切都划上了句号。他轻轻敲了敲门,里面的声音瞬间停住,过了几秒,才传来苏宛清平静的声音:“请进。”
他推开门走进来,苏宛清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看不出丝毫情绪。她的办公桌收拾得很整齐,只有桌角放着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叶片饱满,是他去年出差时给她带的,当时她说“放在桌上看着心情好”。
“苏总监,”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将协议放在她面前的桌上,“这是竞争回避协议,你看一下,没问题的话签字,各执三份。”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