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第499集:《物联网设备的伦理安全防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9集:《物联网设备的伦理安全防护》(1 / 2)

暴雨如银线斜斜切割着黄浦江面,江风裹挟着湿气撞在“智慧城市”试点园区的玻璃幕墙上,留下蜿蜒的水痕。林砚之攥着检测报告的手指泛白,屏幕上跳动的红色警告灯与窗外的闪电遥相呼应,每一次闪烁都像在叩击神经。

“林博士,第三批智能水表的漏洞还是没堵上。”实习生小苏的声音带着哭腔,眼圈通红地递过平板电脑,“已经有住户反映,凌晨三点接到设备推送的陌生广告,定位精度精确到卧室窗口。”

林砚之深吸一口气,指尖划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作为黄浦新区物联网安全项目的负责人,她盯着这个试点园区从一块空地成长为“全场景智能社区”——智能门锁记录出入轨迹,智能电表实时上传用电数据,就连楼道里的声控灯都连着云端系统。可三个月前,第一起隐私泄露事件爆发后,这片曾被誉为“未来生活样板”的园区,渐渐成了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先切断这批水表的云端连接,用本地服务器临时接管。”她按下心头的躁郁,语速平稳,“通知物业,给受影响的住户发致歉函,承诺三天内完成设备更换。”

小苏刚转身,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安保部主任老周闯进来,手里的防爆盾还沾着雨水:“林博士,12号楼的张大爷把智能门锁砸了!说半夜听到锁里有声音,怀疑有人监听,现在正拿着扳手要拆楼道里的传感器。”

林砚之抓起雨衣就往外冲。12号楼前已围了不少住户,张大爷举着扳手站在智能门禁旁,花白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胸口剧烈起伏:“这玩意儿天天亮着灯,是不是一直在拍我们?前阵子我孙子的奶粉钱刚转出去,就接到推销电话,不是它泄密是谁!”

“张大爷您先放下扳手,有话我们慢慢说。”林砚之脱下雨衣罩在老人肩上,“这是人体感应灯,不是摄像头,我现在就拆下来给您看。”她蹲下身,熟练地拧下传感器的外壳,露出里面简单的感应芯片,“您看,没有镜头,只负责检测人体活动开灯。”

人群里有人低声议论:“可我家智能音箱确实突然说过话,当时家里就我一个人。”“我家智能秤的数据,怎么会出现在减肥App的推荐里?”

混乱中,林砚之的手机响了,是项目合作方“智联未来”的cEo陈子墨。她走到角落接起,对方轻快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砚之,听说园区又出小状况了?其实不用这么较真,用户要的是便利,稍微让渡点隐私很正常,行业都这么做。”

“‘稍微让渡’?”林砚之的声音冷下来,“陈总,上周泄露的就医数据里,有位癌症患者的隐私被扒到网上,现在人家不敢出门。这叫小状况?”

陈子墨的语气沉了些:“我们的协议里写了,数据用于‘优化服务’,这在法律上没问题。再说,堵住所有漏洞要追加三千万成本,董事会不会同意的。”

电话挂断的瞬间,一道闪电照亮林砚之的脸,她望着园区里星星点点的设备指示灯,突然觉得那些曾象征着科技进步的光点,此刻都像窥探隐私的眼睛。

回到办公室已是深夜,雨势渐小。林砚之翻出三年前的项目启动文件,扉页上写着“科技服务于人,安全守护伦理”。那时陈子墨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创业者,拍着胸脯保证“每台设备都有隐私防火墙”。可随着用户规模扩大,为了压缩成本,他们悄悄简化了安全模块,还把“非必要数据”卖给了广告商——美其名曰“精准营销”。

“林博士,您看这个。”小苏抱着笔记本电脑进来,屏幕上是一段暗网聊天记录截图,“有人在卖我们园区的设备控制权,说一百块就能远程打开智能窗帘。”

林砚之的心沉到谷底。她点开自己的智能手表,突然发现定位功能显示“已共享至第三方”,而她从未授权过这项权限。愤怒与无力感交织着涌上心头,她猛地合上电脑,拨通了市网信办的电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