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379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9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1 / 2)

第三百七十九章,物是人非事事休

【绍兴五年,春。】

【金华,陈氏宅。】

【李清照怔怔地看着眼前的稿子——序言、规则、图例、赋文,一应俱全。正是打马图经。】

【那个她浇筑了许多天的心血,漫漫长夜里的推演、斟酌、书写,此刻都凝固成了这叠厚厚的纸稿。】

【这是她来到金华,最忙碌,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时间了。】

【在这僻远的金华,她并非全然虚度光阴。她用智慧构建了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抵挡过蚀骨的寂寞与对时局的忧惧。】

【可当那短暂的兴奋如潮水般退去,更大的空虚便席卷而来,将这间小屋填得满满当当。】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

【已是黄昏,白日的喧嚣沉寂下来。】

【风不知何时停了,院中那几株晚梅早已凋尽,残瓣混入泥土,只余一缕混杂着尘土的、凄凉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来。】

【风停了,花已落尽。】

【如同她的人生,所有的繁华与美好,都已碾落成泥。】

【她踱回镜前,镜中人面色憔悴,发髻松散。】

【拿起梳子,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梳妆给谁看呢?赵明诚墓木已拱,那些知已,早已风流云散。】

【李清照悻悻地放下梳子,目光扫过屋内。《打马图经》的旁边,是赵明诚和自已半生心血《金石录》手稿。】

【物件依稀还是旧物,她的笔,她的心思,似乎还能与往事勾连。】

【可她知道,一切都不同了。】

【江山易主,丈夫永诀,自已从名满京华的才女沦为辗转避难的孤嫠,甚至身陷囹圄,声名蒙尘。】

【真真是,物是人非啊。】

【万事皆休,无力回天。】

【她张了张嘴,想对这片死寂说些什么,想呐喊,想痛哭,可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最终,只有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奔涌而出,滑过苍老的面颊。】

【极致的悲痛,是无声的。】

【侍女轻手轻脚地进来,大约是怕她闷出病来,强带着几分故作轻快的语调说:“夫人,听街坊说,城南的双溪那边,春景正好,桃花、杏花开得热闹呢。咱们也去泛泛舟,散散心吧?”】

【双溪?她恍惚记起,那似乎是本地的名胜。】

【春日里,画舫轻舟,少年男女,笑语喧哗。】

【是啊,她也曾是个热爱山水的人。年轻时在汴京,在青州,哪一处春光不曾留下她的足迹?】

【心底似乎真的泛起一丝微弱的涟漪,一丝想要挣脱这死水般生活的冲动。】

【或许,那明媚的春色,真能荡涤一丝胸中的积郁?】

【但这个念头仅仅是一闪而过。】

【她的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双溪之上,那窄小的、精致的舴艋小舟,在碧波上荡漾。】

【它能载动游人的欢笑,能载动酒肴的重量,甚至能载动满溪的落花。】

【可是,它能载得动她这满腔的愁绪么?】

【这愁,是国破家亡的沉痛,是文物散尽的剜心之痛,是斯人已逝的孤寂之痛,是晚景凄凉的绝望之痛。这愁,早已不是轻飘飘的情绪,而是凝结成了金石般的实体,沉甸甸地坠在她的五脏六腑。】

【不能。】

【那小小的舴艋舟,在她脑海中微微一沉,便悄无声息地、决绝地,沉没了。连同那一点点对春光的向往,一起沉入了无边的愁海。】

【李清照看向侍女,摇了摇头:“不去了。”】

【侍女担忧地看着她,却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清照不再说话,转身走向那堆满书稿的案几。】

【窗外,是别人喧闹的春天。窗内,是她一个人的、沉重得连江南春色都无法消解的、无边无际的寒冬。】

【那叶想象中的小舟,终究没有驶出港湾,便已在她心湖的惊涛骇浪里,沉没了。】

【窗外,夜色彻底笼罩了金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