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温了一壶淡酒,想借着酒劲,去去寒意。】
【半壶饮尽,寒意却丝毫不减。】
【忽然,天边一阵哀戚的雁鸣划破灰色的天空。】
【她的心猛地一缩。】
【是了,就是这样的雁。那年在新婚的甜蜜里,她写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信使,是期盼。】
【如今,山河破碎,斯人已逝,雁依旧是旧时模样,却再也带不来任何希望,只徒增绝望。】
【她看向窗下,一夜风雨后,菊花凋残零落,混入泥泞。】
【她看着那些破碎的花瓣,如同看着镜中自已憔悴的容颜。】
【当年,明诚会为她簪上最美的秋菊,会与她同赏芳华。】
【如今,花与人同损,莫说无人来摘,即便摘了,又能给谁看?】
【时间在死寂中粘稠地流淌,从白昼熬到黄昏。】
【窗外,冰冷的秋雨再次淅淅沥沥地落下,无情地敲打着院中那棵孤零零的梧桐。】
【那声音,不像是打在叶上,倒像一根冰冷的、锈蚀的针,一下下,钉进她的心头。】
【它将所有的冷清、凄惨,都浓缩成这具体而磨人的声响,将孤独的时间拉得无比漫长而清晰。】
【她就这样坐在窗前,如同一尊逐渐石化的雕像。】
【独自一人,如何才能熬到天黑?】
【而熬过了天黑,那漫漫长夜,又与这黄昏何异?】
【颁金之谤的惶怖,追赶御舟的狼狈,洪州陷落的噩耗,钟家穴壁的悲恸,张汝舟拳脚的刺痛,公堂之上的屈辱,牢狱之中的阴冷……所有国破、家亡、夫死、物散、被谤、遭窃、遇人不淑、身陷囹圄的苦难,如同无数条冰冷的铁链,将她紧紧缠绕,拖入这无底深渊。】
【所有这些纷至沓来的痛苦,到最后,如何诉说?】
【难道仅仅是愁吗?】
【一个“愁”字,太轻,太薄了。】
【这是浩渺的悲,是彻骨的寒,是无声的恸,是时代洪流碾过个人命运后,留下的、一片无边无际的、名为“余生”的荒芜。】
【她缓缓闭上眼,不再看,也不再听。】
【雨打梧桐声却愈发清晰,一声声,一遍遍,在这冷冷清清的秋日黄昏。】
【李清照忽然想起,自已漂泊的这几年,好久没认真填过词了。】
【是啊,那种动荡漂泊的生活,哪还有心思填词呢?】
【只是,今日这次第,这心情,这愁绪,让她不吐不快。】
【若不借着笔墨将这情感宣泄,她怕是要受不了了。】
【于是,李清照拿起了笔,写下了这首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