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是李清照现在活着的唯一念想了,她看的比自已的命还重。】
【她那决绝如赴死般的目光,竟一时镇住了张汝舟。他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走了。】
【空寂的屋内,李清照缓缓滑坐在地。】
【这屈辱的牢笼,她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她李清照,可以死,但不能屈辱地活。】
【她要离婚!】
【即便代价是身败名裂,系狱受刑,她也要挣脱这令人作呕的泥沼。】
【一个清晰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劈下的闪电,照亮了她唯一的生路——不,是决绝的死路,亦是向死而生的路。】
【她记得,那日张汝舟酒后志得意满,曾含糊提及自已考核文书上的关窍,如何“润色”履历,如何……“妄增举数”!】
【虚报荐举他人数,这是科举入仕者最严重的欺君之罪!】
【她铺开纸,研好墨。】
【她不再是一个等待怜悯的弃妇,她是一名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她要告发的,不仅是殴打她的丈夫,更是一个舞弊朝廷的官员。】
【她条分缕析,直指张汝舟“妄增举数”之罪。】
【她知道后果——《宋刑统》明载:妻告夫,虽得实,徒二年。】
【她将身败名裂,系身牢狱,成为天下笑柄。】
【但那又如何?】
【状书写毕,唤来唯一可信的老仆。】
【“将此信,送入府衙。”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仆骇然,扑通跪下:“夫人!不可啊!此举……此举是自绝于世人啊!”】
【李清照站起身,尽管衣衫朴素,面容憔悴,但脊背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霜雪淬过的寒刃。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我意已决。宁可身陷囹圄,受天下人耻笑,亦绝不与此獠同污于世!”】
【“此身可辱,此志不可夺。我李清照,今日便要为自已,讨一个清白!”】
【李清照告夫此举石破天惊,震动临安。】
【最终,张汝舟罪证确凿,被革职流放。】
【而李清照,也如律法所载,身陷囹圄。】
【幸得翰林学士綦崇礼等友人极力营救,她仅在狱中度过九日,便获释归家。】
【李清照感念翰林学士綦崇礼,遂写《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以示感激。】
【《投内翰綦公崇礼启》】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材。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序欲投进,家难告期。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已。故兹白首,得免丹书。】
【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莩,敢兹尘渎。】
……
这里面提到李清照在临安是有弟弟照顾的,应该是堂弟,但查不到这么个人,所以就写成了堂哥李迥。
这篇感谢信里面写的,和张汝舟结婚,先是欺骗了她弟弟,然后是因为病了,病的神志不清,结果被张汝舟强行胁迫结了婚……嗯,我不太相信。
老爷们自已判断。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