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367章 李清照漂流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7章 李清照漂流记(2 / 2)

写吧,继续写吧。

接下来李清照流亡的这段经历,韩复来打算简单写写。

毕竟,就是个受苦,没必要太过渲染。

【建炎三年的冬天,赣水的呜咽声里,李清照离开了洪州。】

【洪州之后,她已无家可归。】

【天下之大,似乎再无容身之处。】

【仆人打听到了消息,自已的堂兄李迥,正在台州为官。】

【这也是李清照此刻唯一能想到的投奔之处了。】

【建炎四年,春。】

【李清照终于赶到了台州,可当她拖着几乎麻木的双腿踏入州衙,得到的消息却是——守臣已遁,李迥亦随驾南去温州了。】

【希望,像一盏被风吹灭的孤灯。】

【她靠在冰凉的墙壁上,连叹息的力气都已没有。】

【官员们四处逃散,无城可守。】

【金人的铁骑,似乎无时无刻随处出现,整个南方,都再也没有一个安全之所了。】

【李清照有些绝望……但她不能绝望。】

【总有个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在哪呢?】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圣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接下来,李清照成了一个奇特的“流人”,一介女流,却被迫追随着朝廷飘摇的旌旗,追随着那位同样四处逃亡的皇帝。】

【听闻御舟已入海,奔赴温州,她便又出陆,弃衣被走黄岩。】

【逃难路上,体面是最无用的累赘,她抛弃了仅存的华服与锦被,只为轻装快行。在黄岩,她倾尽钗环,雇得一叶扁舟,闯入茫茫大海。】

【直到,这一年冬天,皇帝的车驾终于返回越州,并将那里升为绍兴府,寓意“绍祚中兴”。】

【局势似乎暂时安稳下来。李清照也随着人流,抵达了这座暂时喘息的城市。】

【这段流亡的经历,也被她详细的记载在了《金石录后序中》:“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陆,又弃衣被走黄岩,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跸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

【第二年,改元绍兴。】

【绍兴元年,春。】

【绍兴的垂柳抽了新绿。】

【李清照暂栖在一处赁来的小院,这日午后,她正将一方汉印拓片与明诚当年的批注比对,窗外却隐隐传来市井嘈杂。】

【忽然,院门被急促叩响,来者是昔日赵家一位旧仆,满面风尘,神色惊惶。】

【“夫人!”老仆不及行礼,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锤,“外面……外面传得不成话了!”】

【李清照心头一凛,放下手中墨拓:“何事惊慌?”】

【“他们说……说老爷在时,有张飞卿学士携玉壶来访,那玉壶……那玉壶被您与老爷……送给金人了!”老仆说到最后二字,几乎气声,脸上是屈辱与恐惧交织的神情。】

【一瞬间,李清照只觉得周身血液冻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