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又是弃城而逃
李清照确实是病倒了。
病的还挺严重——仅存喘息。
第二天,韩复来继续码字。
【建炎三年,秋。】
【建康。】
【药渣的气味如同一条粘腻的蛇,盘踞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久久不散。】
【李清照躺在榻上,觉得自已的魂魄仿佛也刚刚被熬煮过,轻飘飘的,只剩下一具空洞而沉重的躯壳。】
【“明诚……”】
【她唇齿间无声地碾过这个名字,就算这个人懦弱胆小,但也是和她相依相伴了二十多年的至亲,更是志趣相投的知已。】
【扪心自问,赵明诚对自已,确实已经够好了。】
【巨大的悲恸和连日的操劳,李清照终于病倒了,来势汹汹。】
【医者说是“悲劳交加,邪气入腑”。】
【她在高热与寒颤的交替中浮沉,时而看见青州归来堂下,他们共同校勘题跋,点评前人,写词做对。时而看见江宁那个耻辱的夜晚,他缒城逃遁的背影。时而又看见池阳江边,他独自登舟赴任,回头望她那最后一眼。】
【生与死的界限,在她病中变得模糊。】
【一阵急促的咳嗽将她拽回了现实,她撑起身子,侍女连忙端来温水。透过支摘窗的缝隙,她看见庭院里一株梧桐,叶子正一片片凋零,在萧瑟的秋风中打着旋,无力地坠落。】
【像极了这个飘摇的王朝,也像极了她的命运。】
【但,她不能就这样倒下。】
【她的目光缓缓移向房间角落,那里整齐地码放着几只硕大的箱箧。】
【那是他们从青州带出的珍藏,是历经战火、匪患、一次次甄选舍弃后,幸存下来的精华。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还有那些夏商周鼎彝——那是明诚的命,是他未竟的志业,《金石录》还需要继续校勘、整理、付梓。】
【她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洪州,明诚的妹夫李擢以兵部侍郎的身份驻守在那里,相对安稳。】
【将这些遗物运往洪州托付,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
【这不仅仅是投奔,更是一场庄严的托付。】
【她是这些文物唯一的守护者了。】
【窗外,北雁南飞,发出凄清的哀鸣。】
【李清照说走就走。】
【再次整理好车辆,带着不多的仆人,朝着洪州蹒跚而去。】
【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李清照终于到了洪州。】
【见到了赵明诚的妹夫,李擢。】
【不管是因为赵明诚的面子,还是因为李清照的才气,或是因为士族的互相扶持,李擢热情接待了李清照,并妥善地安排的住所。】
【李清照终于在洪州有了安身之所。】
【那些金石收藏,也终于可以停下奔波的脚步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