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360章 上巳召亲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0章 上巳召亲族(1 / 2)

第三百六十章,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会被抢劫吗?

应该是不会的。

乱世,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粮食。

古董文物这种东西,在乱世都卖不了什么钱的。

再说了,李清照和赵家,这种出过宰相家族,护卫一定是不会少的,并且都忠心耿耿,身强体壮的,一般的流民,那都是快饿死的没气力的农民,根本没什么威胁。

有威胁的,还是兵卒。

韩复来继续写着李清照的故事。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南京称帝,改元建炎。】

【建炎元年,冬。】

【泗水江畔,寒风如刀。】

【李清照裹着一件半旧的锦缎斗篷,坐在一辆堆满箱笼的牛车上,手指早已冻得失去了知觉。】

【她的目光越过缓缓流淌的、浑浊的泗水,投向那看不见的北方。那里,是青州,是她和明诚苦心经营了十余年的归来堂,是他们梦想收集天下金石、整理成册的起点。】

【如今,已尽数焚毁在兵变中了,顺带一起被毁的,还有她十多屋子的收藏。】

【就在这个月初,青州军校王定,利用混乱的局势和守军不安的情绪,突然发动叛乱,曾孝序及其子被杀,全城失控。】

【老宅里十余屋没法带走的收藏,被乱军付之一炬。】

【李清照又看向身后那支蜿蜒而狼狈的车队,整整十五辆牛车,车上装载的不是金银细软,而是比她的性命更珍贵的东西——她和赵明诚半生心血收集的金石拓片、古籍善本、青铜器皿。】

【它们是“金石录”的骨血,是文明的碎片。】

【“夫人,江面风大,回车里去歇歇吧。”老仆赵福的声音带着嘶哑,他跟着赵家几十年,如今须发皆白,还要陪着主母经历这颠沛之苦。】

【李清照摇了摇头,声音在风中有些飘忽:“福伯,让大伙儿再快些,务必在天黑前渡过江去。”】

【她的心头压着一块巨石。自从独自带着这十五车“累赘”从青州南下,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盗匪、溃兵、险峻的山路、泛滥的河流……以及无处不在的,对金兵追来的恐惧。】

【“砰!”一声闷响,伴随着车夫的惊呼,队伍中间的一辆牛车猛地倾斜,一个沉重的木箱从车上滑落,箱盖摔开,里面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卷轴散落一地。】

【李清照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几乎是跌跌撞撞地跳下牛车,扑到那个箱子前。】

【那是装有《神策军碑》拓片的箱子!她跪在泥泞中,不顾一切地用手拂去卷轴上的泥水,仔细检查。幸好,油布包裹得厚,拓片无恙。】

【她的指尖抚过那冰凉的字痕,耳边似乎响起了赵明诚在归来堂上的笑语:“易安,你看这字,筋骨内含,气象万千,真乃盛世之音啊!”】

【盛世之音……如今,只剩乱世哀鸣。】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但她迅速用袖子擦去,现在不是哭泣的时候。】

【“都愣着做什么!快把箱子扶正,检查物品,小心装车!”她站起身,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冷与决断,尽管袍袖下的双手仍在微微颤抖。】

【仆从民夫们在她的指挥下,手忙脚乱地重新固定货物。】

【这时,一队衣衫褴褛的逃难百姓从旁边经过,他们看着这十几辆沉甸甸的牛车,眼中充满了好奇,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

【看到那些货物只是书画器物时,才失望地移开了目光。】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啐了一口,低声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带着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破烂逃命……”】

【李清照听得真切,却没有回头辩解。】

【这些哪里是破烂?】

【这是夏商的鼎彝,是汉唐的碑碣,是文明的证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