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南唐改用大周的年号“显德”。】
【此战,大周获得了富庶的淮南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控制了整个淮河流域和长江北岸,取得了对南唐的战略绝对优势。】
【并且通过此战,大周拥有了强大的水军,弥补了北方政权最大的军事短板。】
【汴梁。】
【皇城,广政殿。】
【殿内烛火通明,亮如白昼,将雕梁画栋映照得金碧辉煌。】
【丝竹管弦之声不再是江南的靡靡之音,而是中原的钟鼓磬瑟,奏着《秦王破阵乐》,雄壮慷慨,每一个音符都敲打在胜利的节拍上。身着官服的侍者们步履轻快,如同穿花蝴蝶,将一道道珍馐美馔、一坛坛御酿佳肴流水般呈上诸公卿的案头。】
【然而,这一切的奢华,都比不上大殿中央御座上那位天子的神采。】
【柴荣并未穿着繁复的礼服,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仅以金线绣有暗龙纹。连日征战的风霜尚未完全从他脸上褪去,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囊括了星辰瀚海,闪烁着锐利、喜悦与一种近乎神圣的使命感。他举杯起身,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整个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敬畏与狂热交织,尽数汇聚于他一身。】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诸卿,饮胜!”】
【“陛下万岁!大周万岁!”群臣轰然应诺,举杯共饮,声浪几乎要掀开殿顶。】
【待到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柴荣放下酒杯,殿内再次安静。】
【“今日之宴,非为朕一人之喜,乃为我大周社稷之庆!”他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金石之音,“淮南十四州,六十县,自唐末离乱,沦于伪唐数十载。今朝,终复归王化!此间土地百姓,乃朕取回之故土,非取他人之囊物!”】
【他拿起案几上一份刚刚用玺的文书,正是那份《显德协议》。】
【“此约一签,江南李璟去帝号,称国主,奉我正朔。自此,长江以北,尽为我大周所有!我朝南顾无忧,国力倍增!”】
【他环视群臣,目光灼灼:“然,诸卿可知,朕之心,止于此乎?”】
【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不!”柴荣斩钉截铁,“淮南之富,乃我养民之资!淮水之险,乃我练兵之场!北汉未灭,幽云未复,天下分裂至此,朕心……何安!”】
【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今日之宴,是庆功,亦是誓师!望诸卿与朕同心,整军经武,安抚新民。待国富兵强之日,便是朕与诸卿再度北伐,廓清寰宇,一统天下之时!”】
【“臣等——谨遵圣谕!愿随陛下,再造太平!”以范质、王溥为首的文臣,以李谷、赵匡胤为首的武将,全体离席,轰然拜倒,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无限的信心与豪情。】
【柴荣看着殿下济济英才,终于露出了畅快淋漓的笑容。他再次举杯,望向殿外无垠的夜空,仿佛已看到了一个更加辽阔的未来。】
【“饮胜!”】
【“万岁!”】
【欢呼声、音乐声、觥筹交错声再次汇成一片,响彻云霄。】
【在这大周欢腾,大唐悲痛之时。】
【在金陵的郑王府中。】
【郑王李从嘉,刚刚填完了一首词。】
【他翻来覆去地把这首词看了三遍,仍对最后一句特别满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