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连内蒙古的边边都没沾到,都被打回来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一句的意思,有点暗暗嘲讽韩侂胄的意思……你嘴里叫着北伐北伐,别想刘义隆那样,北没伐成,老家都被打没了。当然,以辛弃疾的思想境界,绝对不是这种语气,而是一种劝诫。劝诫朝廷要稳,别飘。”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个四十三年,可以理解成辛弃疾从金国归宋,到现在六十多岁,差不多刚好是四十三年,说的可能是自已这大半辈子抗金的岁月。也可以指的是刘义隆北伐和北伐失败后的事,烽火扬州路,就是一路被追杀的意思,战火蔓延到了江南。怎忍回首?佛狸祠下社鼓喧天。这个佛狸祠小说中也讲了,这里是一种讽刺的意思,佛狸祠香火鼎盛,讽刺的就是大宋朝廷遗忘国耻,苟且偷安。”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面的廉颇,复来大神在小说中也讲到了,就是一个年迈的将军。这一句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老了,但我壮志犹存,我还能为国出力,我还能砍金军一个七进七出!”
“好好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句诗真是哪哪都能用到。”
“哈哈哈哈,感觉只要是个老家伙,就一定会想到这句诗!”
“曹操也是牛逼,这一句诗就能名垂千古了!”
“曹操的诗词艺术成分也是很高的好不,不单单是这一句。”
“感觉这首词辛弃疾写的很矛盾啊,一下子要个明主,一下子又不让北伐,一下子又对朝廷失望,一下子又表示自已还能行,到底想说个啥啊!!!”
“还真是,这也太矛盾了吧!”
“矛盾才是一个人的真实心理,没有人不矛盾的……你想想辛弃疾的经历,不矛盾才不正常!”
“确实啊,辛弃疾是一直想北伐的,但现在这个实际情况,并不是北伐的好时机,这样匆忙北伐,只会惨败。但是呢,这又是朝廷好不容易提出的一次北伐,那怎么办呢,只能请缨自已上了。”
“感觉辛弃疾也挺苦的……”
“希望辛弃疾参与北伐,能力挽狂澜吧,就算胜不了,也打个平手,能安全退回来……”
“是的,辛弃疾参战的话,起码能做个补救。”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