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泰山诗词
华夏诗词大赛现场,只过了十来分钟,便有不少选手做出了诗词。
诗词大赛,主要的评判标准还是以诗词协会会员,也就是现在在场的评委导师的意见为准。
并不需要像小说大赛一样,还需要大众点评。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导师们鉴赏着选手们的诗词,最终选出了三首相对来说最好的。
其中一位导师念出了自已最喜欢的诗词:
【拔地苍龙饮大荒,泼天青霭接混茫。】
【金乌初跃千峰醒,一羽穿云划晓光。】
导师林语汤笑吟吟道:“这首诗的描写,苍茫大气。苍龙饮大荒,展现出了泰山的恒伟雄姿,这个意象特别好。千峰醒三个字,更是赋予了群山生命意识,很有想象力,而最后一句,一羽穿云以飞鸟的轻盈与泰山的厚重形成了对比,张力十足!全诗四句皆用动词引领,保持动态流转的视觉效果,很好很好!”
现场的观众也觉得好,纷纷献上了掌声。
接下来,第二位导师张恨山也吟诵出了自已最喜欢的一首诗。
【岱色泼成千嶂墨,天风收尽九秋毫。】
【忽然白鸟衔霞起,撞破青冥色未消。】
张恨山导师也做了自已的点评:“这首诗将泰山比作一副未干的水墨画,很有创意。而白鸟突然暴力撞破,动静结合,一点破局,构思精妙!”
好不好的,观众的掌声不能少。
第三位导师闻一少道:“上面两首诗虽然写景确实精妙,但还是少了一点情感和感悟,大家来看看这一首。”
【泼墨千峰湿,扶筇万壑空。】
【日吞沧海赤,云裂碧霄风。】
【秦篆崖间古,齐烟望处穷。】
【忽惊松浪里,飞起百年鸿。】
导师闻一少继续解释道:“这首诗开头,也是以水墨画来形容,千峰山顶云雾围绕,一个‘湿’字,用的更妙。‘日吞’、‘云裂’更见奇崛。后两句转而写情,感悟更深。崖间的秦篆,现在依旧可见。在那松树浪涛中,忽然惊飞出一只鸿来。这个百年鸿,既可以指飞鸟,更代表了历史长河中的过客,余响不绝。”
(历史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啊,还是有一点点的。)
“好好好!”
主持人笑的很开心:“看来这次大赛中厉害的选手还是不少啊,能让几位诗词大家如此赞赏,我们国家的诗词文化,也算诗后继有人!”
说了一大段废话之后,主持人又把目光转向了史铁生老先生:“铁生老先生,您最看好哪首诗呢?”
史铁生老先生低着头,玩着手机。
但他是在场唯一的一级会员,年纪又是最大,身份最高,也没人敢指责。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