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之,岐王府里规矩多,切莫乱跑,冲撞了贵人。
"姑母裴氏将一枚温润的玉扣系在了他的腰间,又道:
"但若是有机会作诗赏文,也不要胆怯,尽管去做。
"】
【车帘忽被风掀起,一队着赭红色袴褶的乐工踏雪而过,为首男子怀抱的琵琶裹在鲛绡套中,只露出颈处
"天乐
"二字金漆。】
【
"那是李龟年?
"杜甫脱口而出。】
【姑母猛地拽下车帘,表情似是不喜,道:
"噤声!你怎识得这等乐工?
"】
【少年低下了头,盯着自已的靴尖,神情却还是有些欣喜:
"上月……在崔九公府外……听过他的《郁轮袍》。
"】
【杜甫出身名门,乃是京兆杜氏,北方著名氏族。】
【远祖杜预,乃是西晋名将,经学家。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官至修文馆直学士。】
【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现任奉天县令。】
【生母乃是大名鼎鼎的清河崔氏女,只不过生母早逝,父亲又常年在外做官,从三岁起,便寄养在姑母家。】
【姑父裴荣期乃是河东裴氏子弟,任济王府录事参军。】
【只不过,经过唐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则天大圣皇帝、中宗皇帝的一系列对旧贵族门阀的削弱,曾经最顶级的河东裴氏现在也不如那般显耀了。】
【岐王宅的银釭灯将雪夜照成白昼。】
【杜甫跪坐末席,看满堂公卿传赏吴道子新作的《昆仑奴图》,姑母正为岐王夫人斟酒——她髻上的金步摇随动作轻颤,像极了幼时哄他喝药的手势。】
【突然玉磬声响,李龟年抱琴入殿,琵琶露出真容。槽身竟是用整块雷击木雕成,弦下隐约可见
"开元四年敕造
"的小字。】
【笙歌燕舞,一片繁华景象。】
【殿内炭火正旺,李龟年抱着琵琶经过时,突然在他案前停下。】
【
"这位小郎君面生得很,可是杜家公子?
"】
【杜甫连忙起身行礼:
"在下巩县杜甫,见过李供奉。
"】
【李龟年笑着摆手:
"不必多礼。听说你七岁就能咏凤凰,今日可要让我们开开眼界。
"】
【杜甫进退有度:
"不过是孩童戏作,怎敢在诸位大家面前献丑。
"】
【李龟年拍了拍怀中琵琶,轻笑道:
"我像你这般大时,连琴轸都调不准。杜审言老先生的孙子,定非池中之物。
"】
【这时岐王在首席唤道:
"龟年,来奏一曲新谱的《凉州》!
"】
【李龟年朝杜甫眨眨眼:
"待会儿定要讨教小郎君的新诗。
"说完便往殿前去了。】
【杜甫望着他的背影,听见身旁有人低语:
"一个乐工也敢这般放肆……
"】
【姑母片刻后坐到了杜甫身边,低声道:
"慎之,记住身份。你将来是要科举入仕的,莫要与这等伶人来往过密。
"】
【杜甫点头应是,心中却不以为然。】
【此时,高适正在洛阳高楼上,看着岐王府灯火通明,却怎么也入不了门。】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