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58章 改元靖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改元靖康(1 / 2)

第五十八章,改元靖康

休息片刻,韩复来继续写。

苏轼和林婉悠闲的时光过了,就要开始当官奔波了。

这一段的描写比较简单,大概就是: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通过了制科考试,被任命为大理评事。两年后,外放为陕西凤翔府签判。

这个官职,已经和当初要巴结的王参军差不多了。

又过了两年,苏轼被调回汴梁,任直史馆。

接下来就是大头戏了,韩复来要好好琢磨一下。

至于被贬被捞的故事,韩复来打算把他放到靖康之后,赵构南迁之后的朝廷里面。

并且这一段,写起来不知道有没有意思,到时候再看吧。

【宣和二年,金国灭辽,南下侵宋。】

【金兵势不可挡,直逼汴梁,徽宗惊慌失措,直接传位给长子赵恒,自已做了太上皇。】

【赵恒即位,改元靖康,意为安定康宁。】

【赵恒死后庙号钦宗,后文以钦宗称之。】

【钦宗重用李纲宗泽等名将抗金,终于顶住了金兵的攻伐,成功击退金军的第一次围攻。】

【但因为主和派的谗言,钦宗又罢免了李纲,向金国求和,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时局好像是终于稳定了下来。】

【苏家府邸。】

【苏辙在书房中静静地等待着苏轼。】

【苏轼进了门,脸色不太好:“大哥,唤我何事?”】

【苏辙沉着脸道:“子瞻,我若让你辞官,你意如何?”】

【“辞官?”苏轼一愣,心里万分不解。这几年,大哥的官越做越大,但他总觉得越来越看不透大哥了。虽然自已升迁这么快,其中大哥出力良多,但还是越来越不理解这个最熟悉的大哥了。】

【苏轼自然不可能对苏辙有什么不好的怀疑,直接问道:“为什么啊大哥?”】

【苏辙道:“你带着母亲她们,回扬州去吧。”】

【苏轼一惊,他虽然耿直,但聪明也是真聪明:“现在两国议和结束,又有什么变故了吗?”】

【苏辙沉吟片刻道:“暂时还不好说。”】

【“不好说?”苏轼琢磨了一下,不好说,不是没有,也不是有,但总归是不是那么正常:“两国议和,这等大事怎么能不好说呢?”】

【苏辙又道:“苏母年事已高,你妻子又有了身孕,总归是……你就听我的安排吧!”】

【苏轼也是聪明人,他也是主战派,反对议和的,但现在已经议和了,木已成舟,也想着积极备战:“大哥,虽然议和已成,但金国狼子野心,说不定再过几年又会大举用兵。现在我怎么能走呢?再说了,现在时局还算稳定,就算要送母亲回乡,也等再过两年再说。”】

【苏辙为人谨慎,但对于自家这个弟弟,还是一百个放心的,便直言道:“皇帝先前重用李中丞,但刚取得小胜,便又罢免中丞,向金国求和,哎……”后面的话,就算是对亲弟弟,也说不出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