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汝贞率先打破了帐中的寂静。
“北伐军已经集结完毕,下一步该怎么打本帅想听听诸位的看法。”
“今日集思广益,诸位可畅所欲言,都不必拘束。”
话音一落,帐中的气氛顿时活跃多了。
众将领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舆图上大渝的镜州。
镜州与大梁北境接壤,第一步肯定是拿下镜州全境。
接着众人围绕着如何分进合击、如何切断其援路、如何强攻智取争论不休。
整个营帐内一片火热。
其中主张速战速决的将领占多数。
胡汝贞则只是静静听着,未置可否。
突然他的目光发现了旁边一人正在暗自摇头。
正是张太岳。
于是他心中陡然升起了一丝兴趣。
待帐中激烈的讨论声稍稍平息,胡汝贞才对着张太岳说道:“张主簿,你有何看法?”
张太岳闻言一愣。
连忙从最后走上前来,对着胡汝贞恭敬行礼。
“大帅,我确实与诸位有不同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
“是!”
张太岳得到上命,直接走到舆图之前。
“大帅,太岳以为此战我军不可冒进,需徐徐图之。”
此论一出,众人纷纷侧目。
只见帐中一名虬髯将领噌地一下猛然起身,声如洪钟地驳斥道。
“荒谬!”
“岂不闻兵贵神速?”
“自古以来,哪有进攻的一方慢悠悠打仗的道理。”
“战机稍纵即逝,等你慢悠悠部署妥当,敌军早就已经严阵以待了。”
他身旁另一名面色赤红的将领也随即拍案而起。
言语间充满了对文臣的轻视。
“张主簿,你一介书生,舞文弄墨是你的本分,这沙场征伐之事还是不要大放厥词了。”
“说得对。”
“你们这些文人在朝堂上动动笔杆子、耍耍嘴皮子尚可。”
“真到了这刀刀见血的战场上,你们不行。”
一时间帐内满是对张太岳的口诛笔伐。
而且全部都是质疑和不屑。
只有胡汝贞,听完之后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露出一抹赞赏的神情。
而面对满帐的质疑,张太岳毫无惧色。
他的手指点向西线秦国与东线庆国的位置之上。
“诸位将军请看。”
“大渝虽无力同时支援三线作战,然其据守本土,补给便利。”
“若其集中精锐,于某一方向上就会形成绝对优势,占据地利、人和,打垮其中一路我认为都很有可能。”
“所以我军绝不能成为这个出头鸟。”
“诸位莫要忘了,此次我大梁的主要战略方向始终是大溪,北境非首当其冲。”
“所以我们要让大渝朝廷觉得南线之患不过疥癣之疾,尚在忍受范围之内。”
“如此他们便会将主力精锐优先投往东西两线,去应对大秦与庆国。”
言及此处,张太岳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手掌猛然向前一挥,猛然攥紧拳头。
“待他们三方在东西两线杀得难解难分、兵力消耗殆尽之际,便是大军长驱直入之时。”
“届时我军未必不能咬下一大块肥肉。”
接着他目光环视众人,斩钉截铁地总结道。
“故而此战必须要慢。”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