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萍看着窗外被雨水洗刷得格外干净的街道,霓虹灯的光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迷离的倒影,忽然生出一点不想立刻回到封闭空间的念头。“有点饿了呢,”她转过头看他,眼神里带着一点依赖和撒娇的意味,“要不,我们找个地方喝点热的东西?顺便……你也休息一下。”她注意到他眉宇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想必下午的客户会议并不轻松。
江明华看了她一眼,立刻领会了她的心意,从善如流:“好。我知道前面拐角新开了一家港式糖水铺,看起来不错,去尝尝?”
糖水铺店面不大,装修是温暖的木质风格,暖黄色的灯光驱散了雨夜的寒意。这个时间点,店里客人不多,三三两两。他们选了个靠窗的卡座坐下,窗外是连绵的雨丝和偶尔驶过的车灯。
点了一份热的姜撞奶和一份杏仁茶,外加一碟酥脆的杏仁饼。甜品很快端上来,白色的瓷碗里,嫩滑的姜撞奶微微颤动着,散发着浓郁的姜汁和奶香。林雪萍用小勺轻轻舀起一勺,送入口中,温润甜暖的口感立刻从舌尖蔓延到四肢百骸,驱散了最后一点因雨水带来的微凉。
“嗯,好吃。”她满足地眯了眯眼,像一只被顺毛安抚的猫。
江明华看着她惬意的样子,眼中的疲惫也消散了许多。他把自己那碗杏仁茶往她面前推了推:“尝尝这个,也很香。”然后,他像是想起什么,说道:“今天下午那个社区活动中心的改造方案,甲方基本通过了。”
“真的?太好了!”林雪萍惊喜地抬头。她知道这个项目他投入了很多心血,前期调研、构思,几易其稿,尤其在与社区老居民的沟通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又要注入现代活力,平衡点很难把握。
“嗯,”江明华点点头,用勺子搅动着碗里乳白色的杏仁茶,语气平和,但眼角眉梢带着一丝成功的松弛感,“主要是保留了那棵老槐树的设计方案打动了他们。我们把活动中心的主入口绕开老树,还设计了一个环绕树干的休闲平台。老人们觉得保留了念想,年轻人也觉得有特色。”
他开始详细地讲述方案最终定稿的细节,如何利用原有的红砖墙元素,如何引入自然采光,如何处理新旧材料的衔接……他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眼神专注,仿佛那些图纸和空间就呈现在眼前。林雪萍虽然不懂建筑设计的专业术语,但她听得非常认真,她能从他平和的话语中,感受到他对这个项目的热爱、投入,以及最终获得认可的那种成就感。她不时提出一两个问题,或者给予理解的微笑。
这种分享,无关专业知识,而是一种情感的流动。她看到他谈起热爱的事业时眼中闪烁的光芒,就像他看到她顺利解开一道教学难题时一样。这种彼此理解、互相见证对方在各自领域努力发光的感觉,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人心动。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渐渐停了。只剩下屋檐断断续续的滴水声,和洗净后格外清新的空气。街道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雨停了。”林雪萍看向窗外,夜幕低垂,华灯璀璨,被雨水洗涤过的城市显得格外清透。
“嗯,我们走吧。”江明华招手结账。
走出糖水铺,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地上的积水映着路灯的光,像散落一地的碎砖。两人没有立刻去取车,而是默契地沿着湿润的人行道慢慢散步。他的手很自然地牵起她的手,放进自己夹克的口袋里。口袋内衬是柔软的绒布,温暖干燥,紧紧包裹着她的手。
“下周末,老爷子念叨的那个老建筑测绘,你想一起去吗?”江明华忽然问道,“在邻市,是个民国时期的旧图书馆,据说很有特色。就当周末短途旅行?”他侧头看她,眼神带着询问和期待。
林雪萍有些意外,随即欣然点头:“好啊。只要不耽误你正事,我去给你和伯父当助手,顺便开开眼界。”她知道江明华的父亲是位退休的历史教授,对老建筑情有独钟。这样的邀请,意味着他正一步步地,将她更紧密地纳入他的生活和家庭。
“怎么会耽误,老爷子要是知道你这位生物老师也对老房子感兴趣,肯定高兴。”江明华笑道,手指在她手心里轻轻挠了挠,带着点亲昵的痒。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就走到了停车的地方。而此刻的教学楼里,高二某间亮着灯的教室窗口,隐约传来少年少女认真对稿的声音,间或夹杂着清脆的笑语,为这雨后的宁静夜晚,添上了一抹青春的注脚。
车子驶入夜色,载着满身的暖意和糖水的甜香,驶向那个他们共同称之为“家”的方向。车窗外,是被雨水洗刷一新的城市,而车内,是紧密相连的、平稳向前的未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