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很快来到了五月中旬。
仅仅半个月,工坊便交付了三批订单的货物,叶雯一下就变得富有了起来。
加上之前的黄金,加上现在的货款,叶雯手中一共有了二十三万两银子的存款。
正巧临近叶惜英婚期,她是时候上京城了。
因为府试在即,叶磊,温向东,温向北都留在了县君府,为备考做准备。
府中下人齐全,生活起居也有人照料,又有两个表弟在,叶庭生自然放心将孩子放在这里。
他们将县城的院子和商铺全都卖了,这回打算将全部家当都搬去京城。
叶雯则带上了家中女眷,这回全家前往京城参加叶惜英的婚宴。
出发前,她用16万两的白银从系统兑换了两瓶生肌膏,带着刘婶、万管家和两个家丁,人太多,她们一共赶了两辆马车,一行人朝京城奔去。
五月底。
从顺天府来的快马终于抵达京城。
“启禀陛下,顺天府尹黄淮成有八百里加急传来。”
皇帝疑惑,顺天府?
传信使恭敬地进殿,行至御前,利落跪下,双手高高捧起一封火漆密信:“参见陛下,顺天府尹黄大人有秘法呈献!”
内侍接过信,转呈至龙案。
皇帝原本有些疲惫,听到“顺天府”三字,倒是精神一振。
莫非又是那个叶雯弄出了什么新花样?他带着几分好奇拆开信。
信里,黄府尹将水泥之法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尤其着重描述了叶雯如何被乡绅误解,又如何当众演示,用铁锤砸、用水泼,让那灰扑扑的路面显出了磐石般的坚硬。
字里行间,满是推崇:“……此女心思奇巧,更难得心怀天下,献此利国利民之法,却无半分居功自傲之色,实乃陛下洪福,大禹之幸……”
皇帝越看,眼睛越亮。
他之前正为修建运河之事烦心,工程浩大,劳民伤财,言官们反对的奏折堆成了山,可若不修,南北运输梗阻,于国策大有妨碍。
此刻,他盯着信上对水泥路的描述。
“平整如砥,坚不可摧,雨雪无阻,车马疾行如履平地”,一个念头窜入脑海......
若以此水泥广修官道,连通各州府,物资调配、兵马调动将快捷何止数倍?对地方的控制力也将大大增强!相比之下,那耗资巨大的运河工程,确实可以暂缓了。
“好!好一个水泥!好一个叶雯!”皇帝猛地一拍龙案,脸上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露出畅快的大笑,“真是天助朕也!此物一出,我大禹江山如虎添翼!”
他当即看向侍立一旁的翰林学士,意气风发地口述旨意:
“叶雯献水泥之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前封为县君,不足以酬其功。着即晋封为……福慧郡君,食邑增加五百户!令工部即刻依此法,于京畿要道先行试造,若果真效验显着,便在全国推行!”
这道旨意一出,众人皆惊。
谢侯爷连忙出列:“皇上,这万万不可啊,这女子赐封县君才半年不到,竟又晋升,此举不符合祖制,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看着阻拦自己的谢侯爷,皇帝眼中闪过一抹不耐。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