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皇极殿。
巍峨的宫殿内,气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东境之事悬而未决,虽已派文王亲自前往,并有李靖军团重兵压阵,但毕竟牵扯重大,谁也不敢断言司徒易是否会临阵反复,或是他人横生枝节。
龙椅之上,萧照渊正襟危坐,冕旒垂面,看不清具体神情,但那微微抿紧的唇角,透露出他内心的关注。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在侍卫的引领下,快步闯入大殿,手中高举着一封插着代表最高捷报的红色翎羽的军报。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皆被吸引。
“扬州捷报!受降仪式已成,司徒易已交卸符印,大楚东境正式纳入我大秦版图!”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此消息依旧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兵不血刃收复强敌,这意味着帝国可以避免巨大的损耗。
“杨再兴将军联合魏武第二军团,于石林城重创来犯的大周先锋,斩首三千,大周狼狈撤回淮河三郡!”
两份捷报,如同两剂强心针,让整个皇极殿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天佑大秦!陛下万岁!”群臣纷纷躬身道贺,声音中充满了振奋。
龙椅之上,一直紧绷身体的萧照渊,在这一刻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下来。他缓缓地舒出一口气,这口气似乎积压了许久。能平稳拿下东境,减少将士无谓的伤亡,这本就是他内心深处,在追求帝国霸业之余,身为一国之君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如今这块硬骨头以最小的代价啃下,他肩头的重压顿时减轻了不少。
“好!甚好!”萧照渊的声音带着一丝欣喜,“东境和平归附,免去我大秦儿郎多少无谓的牺牲,此乃司徒易之功,亦是东境军民之福。”
他目光扫过殿内众臣,继续道:“兵部即刻拟定有功将士封赏,不得有误。户部着手规划东境安抚、税赋减免及民生恢复事宜,要让东境的百姓真切感受到,归顺大秦,远比昔日更为有利!”
“臣等遵旨!”郭嘉与房玄龄立刻出列领命。
安排完这些,萧照渊的身体微微后靠,倚在龙椅的靠背上。殿内群臣仍在激动地议论着,帝国的气象为之一新。
然而,就在朝堂一片欢欣,群臣尚沉浸在捷报的喜悦中时,殿外再次传来一阵截然不同的脚步声——更加急促,甚至带着一丝慌乱!
“报——!八百里加急!武安君麾下信使求见!”
武安君三个字和八百里加急,瞬间让整个大殿鸦雀无声。白起镇守的方向,是大楚西境!而能用上八百里加急,绝非是小事。
一名信使踉跄入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军报。
曹正淳不敢怠慢,立刻接过,呈送御前。
萧照渊刚刚舒缓的眉头骤然紧锁,他迅速拆开火漆,目光扫过那由白起亲笔书写的,字迹透着杀伐之气的军报,脸上最后一丝暖意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沉的寒霜。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