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第297章 简单参观横滨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7章 简单参观横滨港(1 / 2)

第二百九十七章简单参观横滨港

清晨七点的东京,晨光透过薄雾洒在银座的街道上,昨夜的喧嚣尚未完全散去,零星的居酒屋还亮着暖黄的灯,而街角的老字号早餐铺已经飘出了香气。唐·本杰明刚走出酒店电梯,就看到渡边雄一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大堂等候,手里还拿着一份折叠整齐的东京晨报。

“唐先生,早上好!”渡边雄一快步上前,微微鞠躬,“我在附近找了一家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早餐铺,叫‘银座朝食屋’,主打传统日式早餐,很多老东京人和上班族都会特意来这里吃,您要不要去尝尝?”

唐·本杰明看了眼窗外初升的太阳,笑着点头:“正好想体验一下东京的晨间烟火气,就听渡边社长的。”

两辆埃尔法平稳地行驶在清晨的街道上,车流比昨夜少了许多,偶尔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学生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路边的便利店门口已经排起了买早餐的队伍。大约十分钟后,车子停在一条窄巷口,巷子里的“银座朝食屋”门面不大,木质招牌上的字迹有些斑驳,却透着岁月的厚重感。

推开玻璃门,一股浓郁的酱油香和米饭香扑面而来。店里的空间不大,只有七八张木质桌子,已经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穿着西装的上班族和头发花白的老人,大家低声交谈着,偶尔传来清脆的碰杯声——有人正就着早餐喝啤酒,这是老东京人的习惯。

“老板,两位老主顾的位置留好了吗?”渡边雄一熟稔地跟柜台后的老板娘打招呼,老板娘穿着藏青色围裙,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用日语回道:“渡边先生放心,靠窗的位置一直给您留着。”

两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递来菜单,渡边雄一用中文解释道:“这家店的招牌是‘鲑鱼茶泡饭’和‘玉子烧’,还有手工做的‘纳豆拌饭’,都是很传统的日式早餐。我每次来都点鲑鱼茶泡饭,您要不要试试?”

唐·本杰明接过菜单,看着上面的图片,点头道:“就来一份鲑鱼茶泡饭,再加一份玉子烧,麻烦了。”

很快,早餐被端了上来。鲑鱼茶泡饭用的是刚煮好的白米饭,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烟熏鲑鱼,撒着葱花和海苔丝,旁边还放着一小碗滚烫的昆布高汤。玉子烧则是金黄色的,看起来柔软蓬松,散发着淡淡的甜味。

“唐先生,吃茶泡饭要先把高汤倒进饭里,刚好没过米饭就好,这样既能尝到米饭的香,又能感受到鲑鱼的鲜。”渡边雄一示范着,将高汤缓缓倒入碗中,瞬间香气四溢。

唐·本杰明照着做,用勺子舀起一口,温热的米饭裹着鲑鱼的咸香,昆布高汤的鲜味在嘴里散开,葱花和海苔又增添了层次感,简单却格外暖胃。他又尝了一口玉子烧,口感柔软得像云朵,甜味恰到好处,没有丝毫油腻感,忍不住称赞:“味道确实不错,比酒店的早餐更有烟火气。”

“这家店的老板娘从二十岁就在这里帮忙,现在已经快八十岁了,玉子烧的做法是她婆婆传下来的,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准备食材,用的鸡蛋都是附近农场直送的,特别新鲜。”渡边雄一笑着说道,“很多上班族宁愿早起半小时,也要来这里吃早餐,一是因为味道好,二是因为吃了心里踏实。”

两人边吃边聊,唐·本杰明偶尔观察着店里的客人——穿西装的上班族快速地扒着饭,时不时看一眼手表;头发花白的老人则慢慢悠悠地喝着茶,跟老板娘闲聊家常,画面温馨而真实。他忽然觉得,比起银座的奢华,这样的市井气息更能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

吃完早餐,老板娘特意送了两小盒手工饼干,笑着说:“渡边先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这是自家做的,尝尝鲜。”渡边雄一连忙道谢,跟唐·本杰明一起走出店铺,清晨的阳光已经变得温暖,照亮了整条小巷。

车子从银座出发,朝着横滨方向行驶,沿途的风景从密集的高楼逐渐变成开阔的沿海公路。大约一个小时后,横滨港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巨大的集装箱吊机像钢铁巨人般矗立在海边,数艘万吨级货轮停靠在码头,装卸工人忙碌地穿梭在集装箱之间,一派繁忙景象。

“唐先生,前面就是横滨港了,它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能达到3000万标准箱,主要负责进出口贸易和物流中转,跟您的休斯顿港有不少业务往来。”渡边雄一指着窗外,语气带着几分自豪,又有几分无奈,“不过横滨港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主要由三菱、三井、住友这三大财团控股,我们丸红株式会社只占了5%的股份,只能参与一些物流运输的业务,话语权很有限。”

唐·本杰明点点头,他早就知道日本的大型港口大多被财团掌控,中小企业很难分到一杯羹。车子驶入港口专用通道,经过严格的安检后,停在一栋白色的办公楼前。一位穿着蓝色工作服、戴着安全帽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过来,恭敬地跟渡边雄一打招呼:“渡边社长,您来了,我是横滨港运营部的佐藤,负责今天的参观接待。”

“佐藤,这位是美国贞观集团的唐先生,也是休斯顿港的主要运营方,这次来日本考察港口业务,你好好介绍一下。”渡边雄一介绍道。

佐藤连忙鞠躬:“唐先生,欢迎您!我带您参观我们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是横滨港最先进的区域,也是日本第一个全自动化码头。”

跟着佐藤走进码头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集装箱,红色、蓝色、黄色的箱子堆叠在一起,像一座巨大的积木城堡。远处的自动化吊机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没有一名工人在现场操作,只有几台无人运输车在轨道上穿梭,将集装箱运送到指定位置。

“我们的自动化码头采用了最新的AI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控集装箱的位置和运输路线,装卸效率比传统码头提高了30%,而且出错率非常低。”佐藤指着吊机旁的控制室,“里面只有5名操作员,就能控制整个码头的运营,这在十年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菲利普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还向佐藤提问:“佐藤先生,自动化码头的维护成本高吗?遇到极端天气,比如台风,系统能正常运行吗?”

佐藤耐心地回答:“维护成本确实比传统码头高一些,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长期来看还是划算的。至于极端天气,我们的系统有自动预警功能,台风来临前会提前停止作业,将吊机和无人运输车固定好,之前经历过几次台风,都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唐·本杰明则走在一旁,偶尔看一眼码头的运营情况,心里却在思考着利比里亚港口的规划——横滨港的自动化技术虽然先进,但利比里亚的国情不同,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成本低,不能完全照搬这里的模式,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

“渡边社长,听说您在休斯顿港跟唐先生有合作?”佐藤忽然问道,语气带着几分羡慕,“能从三菱集团手里拿到休斯顿港的运营权,唐先生的实力真是让人佩服,我们横滨港很多人都听说过您的名字。”

渡边雄一笑着说道:“唐先生不仅在休斯顿港有布局,还在西非拿下了利比里亚港口的运营权,未来在中东也有合作计划,实力可不是我们能比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