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你不为自己想想也为孩子们想想吧?拉了这么多饥荒,别说是你们老俩口,就是青莲在屯子里也都抬不起头。
还有你们家那小子,别看在新城读书,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正是要面子的年纪,可别因为这个影响孩子的成绩。”
余得水看了一眼咬着嘴唇青莲,点点头。
梁满仓说的没错,自从借了屯子里不少乡亲钱后,他们总感觉低人一等,出门都不敢大声说话。
别人家青莲这么大年纪的姑娘,上门说亲的人把门槛都踢平了,但是他们家却一个人影都没有,都怕娶了一家拖油瓶,来扶贫。
青莲也要面子,也怕败名声,但是没办法,家里穷啊。
余得水把二十张大团结紧紧攥在手里,立马从挂历上撕下来一张纸,交给青莲。
“青莲,快写个借条。”
“嗯啊!”
梁满仓没拦着,毕竟他们一家穷的只剩下骨气。
要是拒绝,那就伤了他们最后一丝脸面。
看着青莲娟秀的笔迹,梁满仓相信这丫头确实学习成绩不错。
“满仓叔叔,给!”
梁满仓收了欠条,说道:
“好!青莲、水哥、梅花嫂子,以后你们挺起腰杆,堂堂正正做人。”
“嗯啊!”
这原本毫无精气神和希望的一家重新焕发活力。
“满仓,我不吹,就捕鱼养鱼这块,鱼篓子屯没一个不服我。解放前,我家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鱼贩子,养鱼贩鱼那是一绝。
我这点本事都交给青莲,以后你们家鱼池要是死一条,你拿我试问!”
梁满仓本来只是仗义出手,顺便收服一名死忠。
毕竟这养殖基地有点子门道,可不能被人看出猫腻。
余青莲只要有点脑子、有点良心,那便会对自己忠心耿耿。
如果能顺手收服一名养鱼专家,那纯属意外之喜。
“行,没问题。那我先走了,明天早上咱们山口见。”
余得水见梁满仓要走,赶忙站起来说道:
“满仓兄弟,要不然留家里吃点饭?正好喝鱼汤。”
“下次,我今天还有点事儿要办。下次你得亲自下河捕鱼啦!”
“嗯啊,啥前儿来打个招呼,我必须让你看看我的实力。”
“哈哈,行。”
梁满仓刚走,余得水便挨家挨户的还钱。
“不错,算是个老实人。”
第二天早上,梁满仓便赶到山口。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够早的,没想到余得水竟然比自己还早。
“水哥,你来多久了?”
“嘿嘿,我怕耽误事,天不亮就到了。”
“你……”
“不说了,进山,我看看能不能找到原来踩榛蘑的地儿……”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