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性格各不同,有的可能是只是滥竽充数的关系户,但对胡平安们没有影响,他们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事情,达成自己的目标,就要跟同一志向的人合作。胡平安们很聪明,为首的胡平安非常清醒。
然而大学之中有些人觉得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有次他们起了冲突。
对方嘲讽:隔壁区的农科水平比他们强多了,化肥、种子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我们无中生有研究技术,撞破脑袋都追不上人家,有科研的钱还不如拿去搞外交求技术买化肥,这才是最快提高我区农业产量的最好办法!
胡平安们恼了,就跟那些人辩论起来。
“来农业大学你不搞科研是来干什么的啊?”
那些人冷笑。因为在私下没有别人,他们直说,你们努力是你们的自由。大学毕业有的是工作可以选,谁要跟你们一样到处跑,也不看看成天像只猴子一样,所以才说农村来的人无知愚昧,读再多书脑子都是塞的。
青年人到底太冲动,胡平安的宿友有个忍不住冲上去开打。
矛盾爆发,结果他们是被惩处的一方。
有些人怒了,我们说的哪里不对?那一拳是他们该打!
胡平安比较冷静,摇了摇头说:“我们还是不要得罪他们了,他们应该有人认识学校的高层的,搞不好我们都没办法顺利毕业。”
“啊?他们难道能只手遮天吗?”
“不知道,但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吧。”
“小心?明明不是我们的错。”
“这也是……人□□故吧。”
胡平安说到这里,目光颤了颤。
无奈,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而胡平安在图书馆的时间越久了,他发现本区语言的书知识不够多,甚至有翻译错误,就去学了他区语言。那些人的话其实不是没有道理。
他区的技术发展快速,农业水平日新月异,而他们起步晚,学科基础弱,如何追得上他们?
“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外号瘦子的同学道:“我们是为了发展农业,为了让更多不饿肚子才研究技术,可是如果技术早就研究好了,放在那里,为什么我们不去争取呢?”
青年们心里产生了迷茫。
他们于是想请教老师。
而刚好丰子行教授回校了。
胡平安听闻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冲去找丰子行。
丰子行居然还记得他。
这么多年过去,丰子行衰老了很多,几乎骨瘦如柴,脸上全是褶子,人如枯树,唯独一双眼睛越老越亮。
他问胡平安们:“你们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他们有人冲动地否定:“怎么能尽靠外来技术,我们要自己发展!”
丰子行反问:“如果我们的人民快饿死了,别人有技术可以让人民吃上饭,你仍要拒绝外来技术吗,你承担得起这份罪责吗。”
那人一听,浑身发冷,道::“我……”
瘦子问:“可是我们难道只能去求他们吗?拿别人的手短,到时候不知道出让多少利益。”
丰子行让他们都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定睛在胡平安身上。
胡平安一直在思考,所有人的说法都在他脑子里疯狂激荡。
丰子行:“你怎么看。”
胡平安:“这是一场很复杂的利益斗争,每个方法既有好也有坏,有利益也有风险,现阶段我们没有绝对优势,只能被迫选择,而我们农科……就是为了创造出属于我们的选择!”
其他青年定定地望着他,瘦子露出惊愕的表情。
丰子行说:“你说的没错,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你说出来,不代表你懂。假期快到了,你们既然这么关心农科,不如跟着我去考察一趟。”
青年们热血犹存,纷纷点头,反而胡平安犹豫了几秒。
当然,最后他也答应了。
他要跟着丰子行知道农业的真貌。
一路上,丰子行看着他们,偶尔会露出欣慰的表情,然而更多的是复杂。
一开始热血是常见的事情,可是能不能坚持,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外界诱惑这么多,做这个科研能不能有成果谁都不知道,说不定只是白费时间,浪费青春,不如祈求外区援助来的轻松。
青年们的疑惑,何尝不是丰子行的疑惑。
这次的考察,丰子行带他们去了全区最糟糕的旱地。
他们看见的是比他们原生处境还要糟糕的人们。
饥饿仍然存在,太多人吃不饱肚子,连像样的米饭都吃不了,只能跟番薯一起煮饭充饥,逢年过节多颗鸡蛋吃就是幸福。
多年过去,胡平安的家庭条件自他上大学之后有了好转,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那些年饥饿的日子,胡富贵夜间饿着哭嚎的声音时常在他耳边回响,如同一种诅咒,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出来他这样的人。
他是幸运的,幸运的人要为不那么幸运的人奋斗才行。
胡平安的意志仿佛更坚定了。
他比任何人都积极地记录研究,不仅跟着丰子行请教,还跟老农民们请教。
土地、土壤、阳光、肥料、种子、水源……他专研着每一个要素,幸运的是他的朋友们跟他一起努力,他们都是受过苦的人,比谁都知道农科的意义。
丰子行看着他们,想法也不禁改变。
一夜,他们在灯火下聊天。
瘦子是个直性子的人,一聊就是高谈阔论。
“我们啊,在这么好的大学读书,就是要做为人民的事情。”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而胡平安只是笑了笑。
这时,丰子行却突然抛出了残酷的事实。
“你们能接受二三十年碌碌无为,无一建树,无一成就,花了大半辈子研究出来的东西,搞不好不及别人的几句话吗。”
“育种是很困难的,少说也要十年,还得运气好,不然搞不好这辈子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时候很多人就会嘲笑你们了,读了大学一点用没有,既没有钱,也没有什么荣耀,成天农民混在一起,跟农民没有两样,你们真的能接受吗。”
场面顿时沉默了几秒,众青年脸色变了变,但他们最后还是回答,可以,他们就是为此而来的。
丰子行笑了笑,只道:“那我相信你们。”
之后几年,社团成员所剩无几,临近毕业,真正留下来的人只有寥寥几个,回想当年,多少人凉了热血。
“完全没有变化,水稻还是之前的水稻。”
“小麦也是。”
“玉米也没有希望。”
“大豆也不行。”
而与此同时,外区接二连三地传来发现新良种的消息。
管理员高层对农业部施以高压三番问责,为什么投入这么多没有分毫进展,你们到底在研究什么。
财务局的人直说:“那不如开放贸易算了,本区的粮食根本不够供应,我们需要进口更多更高质量的外区粮食。”
有人说:“我不理解农业部的科研投资是干什么用,养这些人难道是养了一群酒囊饭袋!”
高压之下,农业部被整个调查,丰子行等人也在其中。
瘦子心里感到不服。
胡平安并不发言,被调查的日子里还是每天观察着种子变化。
调查过后,震惊全区的事情出现了。农业部真被查出了半数以上的问题人,且全部被整顿了一遍。
新闻传到大江南北,农业部被全区人民痛骂,甚至被要求解散。
瘦子不敢相信,跑去找了丰子行。
丰子行却完全没有意外,仿佛早就预知到了,他甚至觉得半数还少了,只是因为如果再整顿下去,农业部直接就得废部了,上面才堪堪停手。
瘦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理由根本不用多说。
专心科研的他们不参与进利益关系所以了解不多,如今粮食就是命,粮食就是利益,但凡是关于利益的事情,又怎么可能有人稳得住心。
胡平安虽然也有预想,但真的没想到这么多。
农业部怎么能有这么多蛀虫?
那他们还做什么科研?
不愤怒是假的,当你拼了命努力的时候,跟你在同一艘船上的人却疯狂搞破坏,要让大家一起沉死。
丰子行却没说什么,只是问:“你们自己想想吧。”
这几年里他们团队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反而是开放进口化肥之后,多个地区农业产量大增。对比之下,他们农业部还真就是没有什么用的废物了。
这一年他们回了老家。
胡平安又见到水利兴起,家乡变了面貌,道路也建了起来,一切都仿佛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
胡加成迎胡平安回家,这次没有怎么说话,因为农业部出事的消息也是传到了他的耳里。
胡平安几乎擡不起头来,或许不关他的事情,但叔叔那么相信农业部,结果农业部却有大群侵蚀人民血汗的蛀牙。
胡平安忍不住跟胡加成道歉。
胡加成摇头,他居然也是早有经验。
他说:“什么年代都一样,你做你的事情,没必要为那些人道歉。”
胡平安一愣。
这么多年来,他被很多人说过聪明,但他现在一想,叔叔才是真的通透,他根本比不上叔叔。
胡加成道:“努力吧,别人会笑你,但是我们不会笑你。”
胡平安顿了顿,又不禁热泪盈眶。
叔叔一家,是他坚实的后盾。
但他这次回家,还是不免遭到一些人的议论,因为他也是消耗着人民的血汗钱,却完全没有给不出成绩的蛀虫之一。
第二年他回农业部,想法更坚定了,不管谁怎么说,他的目的从头到尾都只有一个!
他与丰子行团队继续研究。丰子行认可了他的学术实力,也逐渐地让胡平安带队。
丰子行垂垂老矣,有时候看起来一闭眼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
没有人比胡平安更清楚丰子行的使命感与坚持,然而命运就是要跟他们开玩笑,就是让他们发现不到那一粒种子,他们研究了这么久,进展不是没有,但根本没达到目标。
他们面临的不只是高层和研究的压力,还有外界的种种议论。
水利搞起来了,化肥农药也用起来了,生产方式的种种变革实现了一年又一年的增产,在这些新闻的包围之下,他们的无能好像更加凸显了。
有些人为此紧张。
农业部多个部门,唯有他们部花着高经费,但是进展缓慢,良种不多,坏种倒是一堆。
胡平安尽量说服自己平静,却还是忍不住,跑去找丰子行。
丰子行靠在墙边,见他过来,勉强地擡起了眼睛。
“我们继续研究下去真的有希望吗。”
“我觉得我们就是在鬼打墙,跑来跑去都还在原地,其他人却已经跑远了。”
胡平安露出落寞的表情。
他的同学、舍友、曾经在一起奋斗实验的人已经进入了社会,其中很多人做出了成就,好像只有他在原地踏步。
丰子行说:“我开始的时候就说过了,也许我们研究不会有成果,可能到死我们都不会到达目的。”
科研……就是那么残酷的事情吗。
丰子行教授声音虚弱,还提到了一个更可怕的概念。
“粮食安全。”
胡平安低下头,后面的话没有好好听,忧虑了好几天。后来瘦子冲进宿舍告诉他,丰教授去世了,人在田野里运到,背回来的时候就没有气了。
胡平安顿住了。
悲伤、难以置信,更是在丰子行教授上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
他连忙冲了出去。
而这不是做梦。
丰子行教授真的已经走了。
这时胡平安才猛然想起丰子行教授说的那段话。
粮食安全……什么是粮食安全?
当年这个概念才刚刚出来。胡平安仿佛从中窥见了一场场恐怖的灾难。他立刻去查了相关知识,特别是丰子行教授研究中的东西。
手帐上有一句话令他一瞬毛骨悚然。
——谁控制了粮食,谁也控制了整个人类。
这是什么人以什么视角说的话?竟然这么傲慢。
胡平安被刺激得再去了解这里面的蹊跷,跑去看了很多新闻,特别是关于外区粮食巨头、农业巨头种种说法。
新闻总是美化的,他看的不是表面,他要自己去整合其中的逻辑线利益线,他疯狂地逼迫他的大脑运作,三天三夜之后,他眼里全是血丝,桌上的笔记里全是利益线的整合。
发现一切后他非常恐惧,为什么?因为他发现这背后都是阴谋算计,那帮外区粮企魔鬼不如,只管疯狂推销他们的产品,抢占市场破坏你的粮食供给系统,让无数农民破产,让你不得不依靠他们。
而当你在资源上成为绝对的弱势后,对方就对你有了绝对的权力,你就成了任宰的羔羊!他们就是故意的,包括现在的试探,一切都在他们的计划之中!
胡平安心惊肉跳,想冲出门揭露这个真相,然而他才抓住门把手,背后又是冷汗直冒。
他都能看出的问题,高层没人看得出吗,是为了粮食不得不妥协,还是里面有内应的人?
如果是后者他绝对不能轻举妄动,搞不好还没揭露他就会出大事。胡平安又想起丰子行,教授又何尝不知道这件事呢?
但是没有用的,大家都在等着吃饭,你却要把人家的饭碗劫了告诉大家说这是阴谋谁都不能吃。别人怎么可能管你?
胡平安一夜辗转反侧,想来想去居然还是回到了科研,这是少数几个可以打破现状的手段!
他的内心好似死灰复燃,又重新投入了研究。
他丢弃了以前的所有幻想,选择孤注一掷,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生命。
周围人逐渐不理解他,即使他透露了粮食安全的危机,也有些人不以为然,或者说,有一种声音在控制大家的想法,让大家觉得进口就是对的,进口的粮食质量更好。
胡平安曾三次遇见粮企的来人,见他们西装革履颐指气使的模样,他当晚做了一场恶梦。这帮人就是一群蝗虫,去到哪里无数农民破产,跟他们合作,后患无穷!
胡平安焦急不已,然而一晃他都到了三十多岁,跟他这个年龄的人都有了对象。
胡富贵也早早成婚,继承了家里的土地务农,小时候活泼顽皮的他现在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得意,背上全是担当。
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反而是最想组建家庭的胡平安一直没有苗头,他太多心事,工作又那么艰苦,没有任何条件配得上哪里的姑娘。
他或许对谁有过怦然心动,但是最终自己掐灭了火苗。
还不行,还不行,
他的白发越来越多,人也开始衰老,不断有声音问他这么坚持有什么意义。
他开始还会考虑怎么回答,但现在根本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了,都到现在了,你还来问意义?
他真的太固执了。
有一年他回乡看望胡家,心中恍然生出不详预感。
回家一看预感应验,胡富贵出事了,在田野里晕倒,发现后送到医院被诊出了严重的胃病,胃穿孔,还伴随着细菌感染。医生说跟长年的劳累有关。胡家成知道后一夜憔悴,徐妹也是仿佛衰老了好几岁。
胡平安匆匆跑到医院,见到的就是病得不成人样的胡富贵。
他克制不住地哭了出来,更多是自责。
可是胡富贵没有说什么,而是跟胡平安聊起了以前的话题,小时候饿得厉害他就哭,哥就会给他找东西吃。
胡平安静静地听着,他恍然发现自己早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从来没有人把他当成外人,反而是他一直把自己解决当成外人。
他好似终于想通了。
想办法为胡富贵筹集医疗费后,他转头还是投身了科研。
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他熬得满头白发,爱情、家庭全部离他远去,脑子里只剩下了种子。
同时也从全村的希望变成了读书考大学之后没有什么成就的反面教材,有人特别强调给自家的孩子别选农科专业,选了还是当农民。
胡加成若是听到肯定会呵斥这些闲话人几句。然而胡富贵过世,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早就没有了那份心力。
胡加成只希望,努力的人有应有的回报。
一天,阳光灿烂,胡平安在农田散步,观察着这一年的配种作物。
日子是那么平静。
好像一切都将平平无奇,是无数往日的重复而已。
但是,突然间,胡平安停了下来,视线好奇地看向了一株苗。
随即,他瞪大眼睛,他看到了希望!
千呼万唤,那份奇迹真的出现了,无数人的努力和传承,居然真的发现了那一良种。
胡平安心中兴奋,花了好几个月时间跟团队反复研究,最终得出了该粮种的增产计算结果。再是一年左右的试验,团队大获成功,好消息传遍了全区各地,撼动了高层,甚至外区!
而成功的还不只是胡平安等人,这一两年的陆续好消息传来,各种作物的良种接连出现!
胡平安们的努力还是有了成果!胡平安在其中更是名气最大的一位,他仿佛看准了时机已到,突然借势公开提出了粮食安全的问题,箭头直指农业部高层。
记者和多方高层都在关注他的举动。岂知他暗中地发动了联名信计划,将一切内幕隐患捅破了天。
这些事情本来就有人在说,可是要么被压下来了,要么被以各种无可奈何地理由否定了。
而现在,他们有底气有义务说出这些话!
新闻大爆,高层地震。第二天就传到了胡家。胡加成抓着报纸老泪纵横。
“说!你们尽管说!”
利益关系者被揭露,恼羞成怒,然而对方是风头正劲的功勋者,难道还能下手整他们不成?
他们也是没想到,基础这么薄弱,科研水平在所有区当中都是倒数的地方居然发现了足以改变粮食格局的超级良种,而且非常容易推广,别的不说,它的存在绝对能大大解决吃饭问题!
他们怎么能这么走运?!
然而,这种力量的爆发带着裹挟他人的强大感染力,上上下下都有人为之共振。
良知者们散散分布,而在某一时刻亦会协力,团结一致。
胡平安们一路走来,何尝不是良知者们的提携和守护。
这或许就是属于他们的传承。
同时,高层之中的改良势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攻击对手。
戏剧像打翻了一副多米诺骨牌一样砰砰砰地推到了极致。前面的铺垫,各个出场的人物组成了戏剧高潮的每个环节,步步压倒了蝗虫。
胡平安等人的团队最终享誉全球。经历重重黑暗而获得光明。
胡平安孤注一掷,自己也没料到这连续不断的回响。
恍然间他老泪纵横。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跟胡加成的约定,是否履行了他对人民的责任。
胡平安孤独终身,未婚,没有组建家庭,亲朋好友都走在了他前面。其百岁寿诞,来了一众晚辈学子。
几条新闻为他贺寿。
电影结尾,真实的人名逐个浮现,唤醒了尘封的旧时代的记忆。
这是一个致良知者们的故事。
时至今日,他们还在吗?
还有人胸怀跟他们一样的理想吗?
是否连这份精神也一并被尘封,成为了追忆的对象。
甚至于被认为是不切实际者的理想主义故事。
吴歌看完,只道:“该说不愧是舟导的告别之作吗,从头到尾都是舟导的风格啊。”
作者有话说: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