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章(2 / 2)

“你个疯子,快闭嘴!”队长几乎失控。

电影的结局几乎是一场惊悚剧。

它把一个人的恶推向了极致,同时刺中了无数人。

电影里面还揭露了多种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的割裂,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缺失,人类自我可能的无限性以及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激烈矛盾。

主角死了,可是世上还有无数的他。

作为犯罪剧情片、另类现实讽刺片,朴道基几乎拍到了无可挑剔的级别。

剧情的攻击性让人头皮发麻,部分情节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这类电影的票房可想而知。

但是也算是一种选择。

-

另一方面。

朱莉的《热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战火年代。

男女主角是青梅竹马,从小一块长大,那年他们十几岁,情窦初开,对彼此都有想法,然而他们父母却不赞同他们在一起。

这是一个规劝社会,强调家长的权威,抹杀孩子的一切可能性,家长对晚辈的要求就是听话,听从他们的安排,就像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被对待的一样。

可是男女主不服从,他们互相喜欢,凭什么不能在一起?

他们正要联手反抗他们的家庭,而这时战争发生了。

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都被卷进了时代的凶猛大潮。

男主不得不参军,而女主担心他的安全。

电影刻画了乱世之中的人生百态,不只是男女主,还有很多人的爱恨离愁。

男女主分隔两地,只能信件交流,然而有时候信件都未必能传到对方手里。

尽管被裹挟在时代大潮下,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彼此。

分离两地后,他们处境不同,各有艰苦之处,而正是这些艰苦之处,让他们更成了彼此的救赎,让他们在绝望的环境之中不至于绝望。

情节设计紧凑,戏剧性突出,每个演员都演得无可挑剔,其中好几位世界级的演员贡献出了堪称教科书般的对戏表演,几句台词的碰撞就叫人沉入其中,让观众被迫卷进了电影世界里的爱恨情仇。

宏大叙事和个人命运交合,剧情、台词,皆是那个时代的原汁原味。

有时候观众批评一些电影是歌剧式的表演,意在批评电影剧情的格局太小,但是格局的大小应该怎么说呢,难道非要谈宏大叙事才配得上一部反映时代的电影吗?

对此,朱莉从没有小看歌剧,歌剧的场景还原、人物本色,可不是一般电影能做到的,被称为歌剧式电影在她看来应该是一种夸奖。

有意思的是,她考察了很多细节,比如那个年代的人真实是什么谈恋爱的呢,他们对于恋爱的观念是怎么样的呢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任何人都能做到,但答案可不是简单就能找到的。

每个时代表达爱意的方式可不一样。

她想拍的是时代下的爱恋,将那份早就淹没的历史记忆重现人间,而不是充满现代人思维的想当然的爱情剧。

她要细节,要用无数的细节还原出一份真实的记忆。

对于电影,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有人认为电影就是娱乐,有人认为电影可以跟文学一样,具有独立的作品性,卖不卖座是观众的选择,他们拍完电影之后,电影就已经结束了。

关于电影的意义,看法也很多。

而于朱莉来说,电影是记忆。

是记忆的重现。

所有的故事都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

它们必然是从记忆里出来的。

拍电影就是回想记忆,寻找记忆的过程。

电影完成之后,它若足够深刻,它亦可能成为其他人的记忆。

拍电影,看电影,都是记忆的传递。

作为导演,她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把记忆作为记忆重现,不是赋予它们艺术性、戏剧性,而是从它们之中挖掘它们本身就有的东西。

再就是剪裁的工作。

就像无数的花草放在桌子上,让你选择如何利用它们完成一次插花。

如果自己之外,也有其他人喜欢,那就再好不过了。

《热恋》总的来说很有朱莉的风格。

作为故事来说非常完整,作为演技作品来说,里面好几个演员预定了奥美卡奖的提名

票房方面不好说,有爆的可能性,也有平淡收场的可能性,想当年一部不被市场看好的爱情灾难片上映突然爆火,成了电影历史前十的高票房佳作,有时候市场真的是无法预测的。

毫无疑问的是,《热烈》的口碑会很不错。

-

接下里是威廉的电影《极限追杀》。

这是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剧电影,主角果然如众人所料,是一个杀手,而且是世界排名榜前十的大杀手,有很多杀手迷弟迷妹追捧的那种传奇杀手。

电影一开场就是喜剧展开,主角是表面吊儿郎当的性格,作为大杀手的他平时有个隐藏身份,也即普普通通的公司员工。

隐藏身份的要旨是消灭自身的存在感,让所有人都注意不到自己,不关注自己。

这点主角最擅长,所以无论公司内发生什么鸡飞狗跳的事情,他都会完美地避开争端以及纠纷,完美地隐入死角之中。

这个杀手,他太稳健了!

巧合的是,公司的老板是个铁里世界粉。她也有双重身份,表面上是普通公司老板,实际上是新晋里世界特务。她最近知道了里世界最神秘的杀手的存在,心里既有好奇又有忌惮。

一次里世界纷争,她注意到了传奇杀手的存在,然而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阴谋随之而来,那就是杀手狩猎预告。

喜剧的世界画风突变,平静中出现杀机!连主角都不禁有了一丝不详的预感。

“对方是对杀手这一职业有怨恨的人,可是,人要恨的话,恨具体人不就好了,没事为什么会恨上一个职业?”

电影的开始是喜剧与几分悬疑的混搭。

然而,紧接着电影的节奏就拉满了。

主角一次杀人任务中,无端卷进了帮派纠葛,只想自保而已,却搞笑地得罪了双方大佬,被几百人在后面追杀。

“倒霉!现在的□□就这?对手都认清楚就开枪!”

逃跑的过程中他意外撞见了特务碰面现场,对方震惊地看着他的出现,更震惊的是他身后还有一帮杀手。

主角跑得快,可特务就惨了,子弹横飞转眼就倒下了一片。

为首人直呼倒霉快跑。

主角跑在前面,见后面跟着几个人跑来,心生一计设下大坑随即逃之夭夭。

他那该死的样子在特务眼里深深烙印下来。

第二天老板的怒火大盛,直想找到主角把他撕碎了喂狗!

总体来说,《极限追杀》前部分剧情充满着喜剧色彩,主要用以铺垫世界观、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搭建各种线索,而后部分剧情一下节奏拉满,揭露一条条线索,期间剧情反转不断,公司内部的人也一个个暴出双重身份,颇有一种高端剧本杀的感觉,但它最有意思的是它的动作设计,特别是枪战。

主角本人就是个用枪大师,打起来不要太专业。而对手也不遑多让,全是一群枪术达人,两方甚至多方打起来的场面简直不要太好看。

特别是镜头的设计,威廉这次绝对是请了非常厉害的分镜大师,而且大师对动作戏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因此设计出来的镜头猛得几乎超越了动作本身,再一结合cg技术,完全就是能当选全球动作设计大奖的精彩表演,让人即使完全忽略剧情,都能为动作戏着迷得忘乎所以。

太有意思了!

这还是电影的中间部分,紧接着,剧情开始真正丰满人物形象。

前期的铺垫就是为了后期的反差反转。

这种套路式的手法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少用,而多数观众都很买账。

这换言之就是欲扬先抑。

前期的剧情线索分散,到后面主角、主角老板、主角背后的杀手组织、仇恨杀手的“反派”等多阵营角色激烈碰撞,一场场好戏将戏剧性推到了极致。

最终剧情升华,以荒诞收尾,主角几句话将黑色幽默的本质彻底解构,快节奏的演出到最后以深刻性震撼了不少观众。

总的来说,《极限追杀》绝对是该类题材的佳作,充分的喜剧桥段、精彩的动作戏以及毫不拖泥带水的剧情节奏打造了它高票房的基础,事实上它播出之后一众好评。

让人看得愉快很重要。

威廉完成了他给自己的预定目标。

怎么说呢,他背后可是娱乐巨头华氏兄弟,华氏兄弟重视《导演卡特》的电影评价是一方面,可这次是贺岁档啊,贺岁档怎么能不拍能赚高票房的商业片?

四部电影各有风采,没有明显的短板,都是各自题材里面的佳作。特别是克拉米的神话电影,很多人走出电影院直呼好看,对I区文化都产生了一定兴趣。

有观众说:“原来I区以前的历史是这样的吗?之前从来没有读过他们的英雄史诗,看了这个电影之后好感兴趣。”

网上一查就更有兴趣了,集艺术性、思辨性、文学性于一体,I区英雄史诗好神奇啊!

此时的热搜已经开始变化,首映的电影陆续播完,电影院里出来了不少人。因为全是满员,一出来外面难免人山人海,闹得电影院跟集市一样,但这就是热闹嘛!

众人之中很容易看得出谁去看了《摩天大厦》,因为他们的神态真的与众不同,有些人表情很复杂,可能也是被电影刺激到了。

剩下还没出来的是《百岁寿诞》的观众,热搜没有动静,他们没出来很正常,因为《百岁寿诞》时间有三个小时左右,比倒数第二长的电影《奎斯纳之王》还多了十分钟左右。他们当然还在里面不出来。

有些看完其他电影的观众还没走,就是为了等他们出来,知道他们的观后反应。

舟导的告别之作,无论是什么作品,都叫人期待啊。

-

与此同时。

世界经济贸易会议中,有个人忽然走到了周礼身边。

他是世界司法局的人,主管经济犯罪一类,为人硬派,手段惊人,本世纪以来不知道抓捕了多少经济犯罪者,十年前不是有个世界富豪榜吗,上面的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除了破产的之外,其中两分之一就是被司法局逮捕进去的。

现场企业家看到他的出现,面色几乎都变了变。司法部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而且还直接坐到了周总旁边!他是代表司法部来的,还是作为个人来的?

司法部的来人叫刘翊,外貌看起来比较年轻。他道:“周总也对第一产业感兴趣吗。”

他的出现让季管家明显地皱了皱眉。

周礼看他一眼,平淡道:“还好吧。”

他们的对话在其他人看来意味非比寻常,特别是刘翊说话的态度,周总不会是被司法部盯上了吧?

刘翊:“我很佩服周总,可以的话,也不想来叨扰周总,但是我这几天……接到的举报信比较多,全是针对周总您的举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您涉嫌贿赂多区管理局。”

气氛陡然变冷。

他说话的声音不大,甚至可以说有气无力,轻飘飘的。但是说的内容却叫人胆战心惊。

他在说什么?

难道是来警告周总的?

但是这并不奇怪,共荣会目前呈分裂态,别人还没打,他们内部就各帮各派开始打了。间谍卧底是个好用的砖,需要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砸到对方头上。可是他们内斗归内斗,对外的敌人是谁,他们比谁都清楚,因此这些举报信想都不用想,肯定都是光荣会的手笔。

其实一直都有,举报的内容大差不差,也不全是捕风捉影,比如周礼跟罗尔纳多的关系确实非同寻常,这在很多人看来都会有猜测。

C区管理局一向是务实风,不会限制私下往来,但是你走太近总归不是很好,特别是作为世界科技巨头赫尔格的总裁。

理论上司法部的人不会当众提这些,而他们还是派来了刘翊,这或许是提醒一些人,我们工作,对任何企业一视同仁。

但是刘翊似乎个人想法较多。

刘翊说:“我也在思考怎么办,周总,有些人又在考虑把您告上法庭了,也许这次会比上次更复杂。我相信您,但是法律系统有法律系统的规则,到时候我怕您又被诬告缠身。”

法律战是共同会的惯用手段,他们告你不在乎一定要告赢你,而是利用这个过程消耗你的时间精力,再配合舆论战,到时候即使你最后可能胜诉,期间造成的损失也难以想象。

他们通常喜欢用道德类容易激起人们反感的事件告,经典手段就是仙人跳,但是这方面他们完全抓不到周礼的破绽,所以只能告一些他们自己也难找到证据的条目。

周礼:“你是来提醒我的吗。”

刘翊点头,眼神略暗,道:“人们在担心,《赫尔格的崩塌》固然是个可怕的未来,但是赫尔格的繁荣呢,谁敢说那不会也是个可怕的未来。周总,人们心里害怕你,害怕你不近人情,害怕你们变质,害怕迟早有一天你们走上巅峰后会用技术奴隶人类,统治这颗星球。”

他说的好似天方夜谭,科技巨头虽然强大,但怎么可能统治全球?可是,非要说绝对不可能,好像也不是绝对。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

周总一路走来大家看在眼里,可是周总真心是怎么想的呢?他真的有那么完美吗?心里都没有一丝贪欲或恶念吗?即使现在没有,以后呢?

周围人面色凝重。

实际上他们跟周礼比起合作关系,更可能是竞争关系。赫尔格崩塌还是繁荣,他们在利益上更希望是前者。

赫尔格一场鲸落,技术人员离散……不知道能造福多少企业。

但是,周礼的回答是:“我也有这种忧虑,但是你总不能让一个技术公司拒绝进步吧。”

刘翊面色一变,定睛望着周礼。

周礼:“人们都在进步,赫尔格今天在不代表明天还能在,我们时刻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比起忧虑无法预测的事情,不如发展自身,也许下一个淘汰赫尔格的就是在座的某人。”

包括刘翊在内,周围人都露出了惊愕的脸色。

周总居然看得这么开。

周礼:“我们没时间忧虑繁荣的未来,光是活在当下就已经竭尽全力。”

说着,周礼目光平静地望着刘翊,继续道:“还是说,你觉得我们过得很轻松?”

“我……”

刘翊忽然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周总果然不是谁几句话就能轻易影响的人。

他很清醒,太清醒了。

曾经多少人试图忽悠他自废武功,然而没有武功就没有话语权,手里没有武器还想跟恶人谈交易?

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但是……”

周礼移开视线,不知道看着什么。

“你的忧虑是正确的,接下来也请继续忧虑,不管是我还是赫尔格,都不要放松警惕,如果赫尔格有一天走偏了,你们也是难辞其咎。”

很多时候,市场的败坏就是监管机构不行监管之事开始的。

刘翊本来准备提醒对方,却让对方提醒了一顿。认知层次之差叫他无话可说,感觉多说一句话都有点自我羞辱的意味。

他想了想,最后还是离开了。

现场从紧张到平静,有些人的想法也变了。

世界正在改变,一切皆无不可能。为什么自己就不敢挑战赫尔格呢?

似乎是回应这个气氛,周礼旁若无人地浅浅一笑。

时间仿佛静止,一众人砰然心悸。

弗洛伦蒂诺已经习惯了周礼的日常表现,并没有意外,他还说:“为了配合他人的节奏限制自己还不如让他人提高节奏,真是你一贯的做法。”

“是吗。”

周礼没有察觉。

弗洛伦蒂诺道:“是啊,你思维太快,一般人很难跟得上你,能跟你思维共振的人世间少见,但也不是没有,比如我呢。”

周礼转头,跟弗洛伦蒂诺对视了几秒。

后来才说:“到时候你也多监督我吧。”

“那是当然的。”

-

另一方面。

《百岁寿诞》的首映观众陆续出来了!

众记者赶忙上前采访:“《百岁寿诞》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作者有话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