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
“砰砰砰!”
“砰砰砰!”
禁卫军郎将方浩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
“谁啊?”
方浩翻身坐起,手已经将放在身侧的佩刀抓在了手里。
这两年方浩一直在与楚国的军队打仗,这让他时刻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门外传来了一名参军的声音。
“将军!”
“刘家堡的东边开来了一路叛军!”
这参军禀报说:“这一路叛军人喊马嘶,人数看样子不少。”
“叛军?”
方浩闻言,神情凛然,睡意顿时消散了大半。当即翻身下了床。
“吱嘎!”
他心里打开了门,点燃了蜡烛,让参军进入了屋内。
“什么时候的事儿?”
“可派人去查探了?”
方浩盯着这报信的参军,神情严肃。
“这些叛军约莫一炷香前抵达的。”
“我们的巡哨发现了叛军后,马上就派人靠上去,欲要查探清楚。”
“可叛军的游骑斥候众多,我们的巡哨难以靠近。”
“现在乌漆墨黑的,看不清楚叛军的旗号,可听动静,人数应该不少。”
这大半夜的突然有一支叛军开到了他们附近。
这让身为郎将的方浩心中也不禁泛起了嘀咕。
这伙叛军,究竟意欲何为?
可当他们踏入兴化府地界时,已然与主力大军拉开了不小的距离。
若叛军大队人马来攻,他倒不是不担心叛军能吃得下他们,只是恐怕会给他们造成一些麻烦。
“走,去看看!”
方浩沉吟片刻,决定亲自前去一探究竟。
这是他这两年在战场上养成的一个习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方浩披了战袍后,就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朝着刘家堡的村口而去。
禁卫军已经在这里搭建了几座高高的哨塔,足以俯瞰周围的情况。
方浩顺着梯子亲自爬上了哨塔,朝着远处观望。
只见刘家堡东边的大野地里,人声鼎沸,马嘶阵阵,一片喧嚣之景。
在火把的映照下,有不少的叛军仿佛正在安营扎寨。
方浩观察了一阵后,却没有发现叛军有进攻他们的迹象。
天太黑,看不清楚叛军的兵力情况和旗号,也不知道是哪一路叛军。
乌漆墨黑的,方浩也不敢派人去攻,担心中了埋伏。
现在一切都只有等到天亮再说。
“传令下去!”
“让当值的警戒兵马提高警惕!”
“防止叛军趁夜偷袭!”
“遵命!”
在方浩的布置下,约有一千五百余人的警戒兵马如临大敌,做好了随时应对偷袭的准备。
方浩这位郎将回到了住处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与楚国军队打了两年,大小二三十战,也积累了不少战阵经验。
他从一名普通的军卒,两年间升任为了禁卫军郎将,那是从尸堆里爬出来的。
现在叛军突然大半夜出现在了他们的驻地外。
这让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安。
对方肯定是来者不善。
曹风手底下的讨逆军,他还是头一回接触。
这几日与曹风手底下的骑兵交手,对方能骑善射,战力颇强。
可他们配备了无数强弓劲弩,还有大量的厢车随军。
这才让对方的骑兵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看了曹风的讨逆军毕竟是凶名在外,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翌日。
一宿没睡好的方浩早早地就起床了。
他唤来了当值的参军:“叛军可有什么动静?”
“回将军的话!”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