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也正如菜头的猜测般。
尽管赵雍已经做足了准备,其派系文武大臣轮番上阵,可依旧没能撬动反对派内心坚冰。
两派人马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僵持不下之际,最终还是赵雍拍案定板,暂且搁置了胡服骑射的改制。
但明眼人心里都门清,赵雍绝不会轻易放弃,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扯皮。
至于能否成功推行胡服骑射,还得看后续局势如何发展。
其中重中之重,当属五国联军同秦国的这场大战。
别看苏秦佩戴六国相印,可内心的压力却是大得很。
说破天,也是赵国对秦国不义。
人家好心好意借兵助你平叛,结果转头就加入伐秦大战。
此等不义之举,在赵国民间有着相当大的非议,每每提及此事,赵国百姓都感到面红耳赤。
除此之外,隐居在神农山的墨家,也曾数次派遣门人赶赴邯郸劝解赵雍,大骂忘恩负义之辈。
可想而知赵雍到底是顶着怎样的压力,但他没有选择。
秦国要伐,改革…也必须推进!
而此时弹幕。
“啧啧啧,这战国真就没一个是简单的,家家户户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天时地利人和赵雍齐占,却依旧无法推动胡服骑射的改制,这改革变法未免也太难了点。”
“秦国推动耕战一体,先后发生郿县械斗处死七百余人,又割去阳哥鼻子,流放太子嬴驷,又将以甘龙为首的老氏族连根拔起,这才堪堪推动成功,赵雍要三言两语就能完成改制,那秦国死去的人又算什么?”
“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占就一定会有人丢,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反对派岂会坐以待毙?”
“等着吧,赵雍想推行胡服骑射绝非一朝一夕功夫,免不了要明争暗斗。”
“这赵雍也不简单啊,拿得起放得下,刚刚平乱就又推动改制,齐头并进,日后定为秦国大敌!”
“哥们还是那句话,在老贼的游戏里,但凡有名有姓的…就没一个是简单人物,当然魏嗣除外。”
“魏嗣:老子踏马下等马换上等马,这还要喷?”
“魏婴:既然都下等马换上等马了,那魏国为什么亡了呢,哎呀好难猜啊~”
“魏国:摊上你这么个储君,当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你在换你X呢!”
五国联军集结期间,中原列国都没有停滞不前。
伐秦之战固然重要,但日常运转并没有因此停摆。
秦军同样如此,整个函谷关热火朝天,到处都是迷茫的新兵蛋子,以及各地上呈中央的信件。
成筐成筐的粮食被运往关中,铁匠铁锤都快抡冒烟,操练的士兵随处可见。
事务虽忙,但得益于稳固明了的官僚体系,一切倒也还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当然,其中并不包括余朝阳这位相国。
随着五湖四海的士卒赶往函谷关,他这位掌管大小一切事宜的相国,彻底成为了大忙人。
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掰来用。
夜是要熬的,饭是没时间吃的,睡觉是不可能的。
一天下来不是处理政务,就是眉头紧锁的盯着舆图,要不就勘察在军营中,片刻不得闲。
但没办法,不拼命不行。
嬴驷既然将秦国交到他手中,他自当鞠躬尽瘁,不负嬴驷所托。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