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道!爷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泰安军司马朱汉林是也!”朱汉林恶狠狠的说着。
“我便是。”苏澈看着他,点了点头说:“你叫什么名字?”
那叫一个悔啊,悔得肠子都青了!
当苏澈拿到一大堆账册,看到朝廷支援的钱粮珍宝时,糟糕的心情稍稍得到了安慰,这么一大笔物资,解决了不少问题。
他们在得到这些消息时,一个个都麻了!
花费了那么多,资助了那么多,结果一个个全投降了?那么多的物资也都落到了太平道的手里?
“爷爷是朝廷册封的军司马,你们凭什么审判我!”这朱汉林也知道自己死到临头,依旧在死鸭子嘴硬,然而双腿却忍不住的颤抖起来,直接暴露了他的恐惧。
有那么一瞬间,苏澈开始怀疑那条情报的真实性,朝廷里的人,资助边军对抗自己,就是这么对抗的?用糖衣炮弹?
苏澈看了他一眼,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不过,磨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请问大贤良师可在?”这队率开口问着。
这被绑着的军司马,并未穿甲,而是穿着丝绸内衣,显然是睡觉的时候突然被部下给绑了。
苏澈听着这混账话,也不生气,笑着说:“拉下去吧,等等审判他。”
太平道来了,太平就有了!这句话也在泰安镇传唱。
此刻他被绑着,压到了苏澈的面前,还有些不服,嚷嚷着:“我乃朝廷册封的泰安军司马,你们这群逆贼,竟然敢绑着我投诚,让朝廷知道了,你们一个个都不得好死!!”
汉朝的军队实行二五制,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五个屯为一个曲,每五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一千人有一个军司马。
苏澈不费吹灰之力,便收服了泰安镇,随后还是老一套,分粮,分田,审判大会,诉苦大会,很快,本应该属于朝廷的边军,非常完美的融入苏澈的队伍中。
太失策了!
原本泰安镇作为一个重镇,总共有五个军司马,一个校尉,总共五千兵,可随着士兵大量出逃,目前只剩下了八百兵。
同样很不开心的还有朝廷的那些大臣。
那么多的东西,竟然全部资敌了?
正所谓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这样不费一兵一卒拔出肉刺的感觉固然很好,可太平军的磨链没到位啊!
他思索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地图,决定来一个大动作!
当幽州的太平军主力开始频繁调动时,这直接引起了朝廷方面的高度关注,不少大臣在得到密报时非常开心,看吧,这太平道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一群叛逆之贼!现在狼子野心终于显现了吧?
除掉了后顾之忧,还调动大军,这是想打谁?
只要等太平道一动手,便是雷霆之击等着他们!
同时,幷州,冀州,青州三地的驻军,一个个变得紧张起来。
太平道逆贼终于有动作了,第一个受害者会是谁呢?
(本章完)
章节报错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