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第430章 海陆之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0章 海陆之间(2 / 2)

寒暄过后,杜勇海的大儿子杜建军开来辆带篷的解放卡车。装行李时,王谦注意到车斗里铺着崭新的草席,还摆着几个马扎。\"特意准备的,\"杜建军笑着解释,\"咱岛上路窄,大车进不去,得换船。\"

卡车沿着海滨公路行驶,咸湿的海风从篷布缝隙钻进来。杜勇军和堂弟紧握着手,一刻不停地用方言交谈,时而大笑时而落泪。王念白扒着车篷缝隙往外看,突然尖叫起来:\"海!真的是海!\"

王谦凑过去,只见一片无垠的蓝色在阳光下闪烁,远处有点点白帆。更令人震撼的是那种辽阔感——与兴安岭层峦叠嶂的景色完全不同,水天相接处是一条笔直的线,让人莫名心慌。

\"晕海了?\"杜建军从后视镜看见王谦发白的脸色,笑着递来个橘子,\"闻闻这个管用。\"杜小荷已经晕得说不出话,死死抓着王谦的胳膊。只有杜勇军精神焕发,指着远处的一个小黑点:\"看!那就是杜家岛!\"

码头比想象中热闹,渔船、货船挤挤挨挨,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柴油味。杜建军带着大家登上艘漆成天蓝色的小渡轮,船老大竟是杜勇海的二女婿。\"坐稳喽!\"他解开缆绳,柴油机突突响起。

渡轮离岸的瞬间,杜小荷\"哇\"地吐了出来。王谦也好不到哪去,胃里翻江倒海。杜勇军却站在船头,任凭海风吹乱白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越来越近的岛屿。\"灯塔!\"他突然喊道,声音颤抖得不成调,\"还是红白条的!\"

王谦强忍眩晕望去,只见岛上的小山包顶果然立着座灯塔,正如杜勇军描述的那样刷着红白相间的条纹。更让人惊讶的是,码头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有人甚至敲起了锣鼓。

\"全队都来了,\"杜勇海抹着眼泪,\"连九十岁的七姑奶奶都让人搀来了...\"渡轮靠岸时,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王谦看见有位拄拐杖的老太太被簇拥在最前面,银发在海风中飞舞。

杜勇军几乎是跌跌撞撞地跳上岸,扑通跪在老太太面前:\"七...七姑?\"老太太的拐杖重重敲在他肩上:\"混账小子!还知道回来!\"骂完却一把搂住他嚎啕大哭,\"你娘临走前还喊你小名啊...\"

认亲仪式持续到天黑。王谦记不清握了多少双手,被多少双含泪的眼睛注视。杜小荷和杜妈妈被女眷们围住,问长问短。王念白早被一群孩子拉走了,据说要去礁石缝里摸螃蟹。

最后是杜勇海解了围:\"先回家!有的是时间唠!\"人群让开一条路,王谦这才注意到码头不远处有棵歪脖子老树,树下是几间石块垒成的房子。杜勇军像梦游般走到树前,颤抖着抚摸树干:\"...长粗了...\"

堂屋里的宴席已经摆好。王谦被安排在首席,面前摆着许多从未见过的海鲜:清蒸螃蟹、油焖大虾、蒜蓉扇贝...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盆奶白色的鱼汤,飘着碧绿的葱花。\"加吉鱼炖豆腐,\"杜勇海亲自给堂哥盛了一碗,\"照大娘的法子做的。\"

杜勇军捧着碗,眼泪吧嗒吧嗒掉进汤里。王谦尝了一口,鲜得舌头都要掉了。他想起岳父在火车上的话——这味道,确实比兴安岭最肥的野鸡汤还要鲜美十倍。

酒过三巡,杜勇海突然拍手,几个年轻人抬进来个樟木箱。\"哥,这是你走时没带走的,\"他打开箱子,里面是些泛黄的课本、木雕小船和半张老照片,\"俺爹每年都拿出来晒...\"

杜勇军拿起那半张照片,正好和怀里带来的那半张拼成完整的一张——年轻的妇人搂着男孩站在枣树下,背后是红白条纹的灯塔。王谦突然明白为什么岳父对那张残缺的照片如此珍视了。

夜深了,宾客散去。杜家人被安排在厢房住下。王谦躺在陌生的床上,听着窗外规律的海浪声,恍惚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杜小荷轻轻靠过来:\"当家的,爹刚才偷偷跟我说...他死也瞑目了...\"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画出格子的光影。王谦想起此刻的白狐应该蜷在自家炕头,黑皮可能正在检查陷阱。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为一段跨越六十年的思念,就这样连接在了一起。

远处传来守夜人的梆子声,伴着潮起潮落的韵律,像首古老的催眠曲。半梦半醒间,王谦似乎听见杜勇军在隔壁轻声哼唱,那调子既像东北的狩猎小调,又像胶东的渔家号子,奇妙地融合在一起,飘荡在杜家岛咸湿的夜风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