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道不强调外求天地之力,不刻意掠夺灵机。
而是主张向内探寻,视人体为一方小天地,以自身精气神为药物。
以清静无为之念为炉火,效法天地自然运转之理,于丹田气海之中凝练一颗“金丹”。
金丹初成,可固本培元,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金丹九转,则能沟通内外,引天地灵气温和滋养己身,逐步蜕变生命层次。
最终达成与道合真,性命双修之境。
这本质上,是太清对自己未来道途的一次关键推演。
他的“无为”之道,若想更进一步,触及那更高层次的“存续”之理,需要一个完美的载体和试验场。
人族,这兼具盘古道体之形与蓬勃人道之气的种族。
正是他眼中最合适的“道田”。
他讲人体经络,喻为山川河流。
讲丹田气海,比作宇宙雏形。
讲心神意念,乃是调和阴阳的枢纽。
没有惊天动地的神通演示,只有对生命本质,对自身内在宇宙的细致剖析与引导。
随着他的讲道。
人族祖地上空。
那原本就因燧人氏发现凡火而蓬勃涌动的气运,开始发生更为玄妙的变化。
一股清静、自然、却又充满内在生机的道韵弥漫开来,与人族本身那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人道气息开始交融。
一些困在金仙境界许久,始终难以触摸太乙门槛的初代人族,如“苍”、“玄”、“蕙”等祖老。
在听到精妙处,只觉灵台中仿佛有一层薄膜被无声无息地捅破。
他们体内原本奔腾的法力。
开始自然而然地按照某种更契合自身本源的轨迹运转,凝练。
胸中五气趋于圆满!
“嗡!”
“嗡!”
“嗡!”
接连数道气息冲天而起,虽然很快又被他们自己收敛,但那确确实实是踏入太乙之境的标志!
一时间。
人族祖地气象万千,道韵盎然,所有聆听讲道的人族。
无论修为高低,皆感获益匪浅,对前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就在这人族气运与太清道韵共鸣达到顶峰之际,太清停下了讲道,缓缓起身。
他面向苍穹,声音平和却带着无可置疑的威严,清晰地昭告天地,亦是向那高悬九天的天庭禀明:
“天道在上,天庭共鉴!
吾乃太清,今感人族演化之机,顺天地发展之势。
秉无为自然之理,于此立下一教,名曰‘人教’!”
“人教者,非以教条束人,乃以大道育人。
旨在引导人族明心见性,强健体魄。
于自身小天地中觅得长生久视之途,于洪荒大天地间寻得安身立命之本。
教义所向,顺应人道伦常,契合天庭法度,维护天地秩序,不争不执,清净无为,以此功德,教化人族,稳固洪荒!”
他的誓言。
没有西方二圣那般宏大到近乎透支未来的许诺,而是紧扣“引导”与“顺应”。
将人教的定位清晰地放在了辅助人族发展、顺应天庭统治的框架之内。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