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第447章 沪上双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 沪上双声(2 / 2)

“陛下明鉴,老臣无异议。”

徐光启有些激动,有皇帝背书,有银元绑定,其实不会出问题,商业必然更加繁荣,而他们这届内阁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无限潜力的宝藏。

“陛下明见万里,此政大善。”

吴宗达有些失望,但小皇帝试而验之的说法的确很有高度,他拱手开口。

“启禀陛下,臣建议,户部当监管皇家银行印制之事。”

朱慈炅点头。

“善!准奏。”

喜笑颜开的杨嗣昌当头挨了一闷棍,再看着这个吴宗达,怎么看怎么讨厌。他刚想开口说点什么,但朱慈炅已经开始处理下一件事了。

“徐先生,吕卿,上海人口聚集及各方乱象你们可有具体调查资料?松江知府方贡岳呢,他有没有奏章?上海县令是谁?”

徐光启、吕维祺都有点懵,徐光启坐在内阁,都是靠家人书信了解,吕维祺消息来源多点,但他也没有离开过南京,这个具体该怎么说?

连素来喜欢预判皇帝问题的王坤都有点茫然,松江知府、上海县令是谁,王公公没有留意啊。

还是刘一燝出来回答。

“方贡岳之前有奏章,提到上海港不能如期完工,说是材料有缺。也提到西班牙人争雇民工,抬高工价的问题。其他问题并未奏报。

至于上海县令,名叫来方祎,萧山人,天启五年进士。”

朱慈炅愣了一下。

“和来先生?”

刘一燝微微一笑,很满意朱慈炅的反应,是的,陛下你没想错。

“来方祎应该是来阁老的族孙。”

朱慈炅也捕捉到刘一燝眉眼笑容里的深意,阁老间日常使绊子。

明知道刘一燝故意使坏,却还是不舒服,大明科举始终是掌握在一些大家族手里的。刘一燝家如此,来宗道家也如此,吴宗达,杨嗣昌都是如此。

来方祎四年了依然是县令,看起来来阁老好像大公无私。可是,来宗道是知道上海开发一事的,坐在风口,猪也要起飞,来方祎能考上进士,当然不会是猪。

这种规则之内的玩法,朱慈炅有点无力吐槽,他只能装糊涂。

“告诉方贡岳,上海治安、民情、建设都要应对规划好,操江水师和昭武卫海军都在上海修筑炮台,税兵也在,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操江和昭武卫协助。”

朱慈炅本想先略过上海这事的,但日月商会会长郑之惠和天工院总召陈子壮同时开口。

“小皇爷。”“陛下。”

两个人都一愣,然后又同时住口,互相谦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