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第435章 黑色议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5章 黑色议和(2 / 2)

买不出去又运不出去的石炭,就这么一船又一船的往平辽运了,搞得平辽这边也很无语,石炭很耐烧的,他们就算用量再大,也烧不完啊。

皇店司其实也没有办法,根据乾清宫的要求,他们还在不断扩产呢。这煤炭行业它就根本不是生意,它是山西流民穷人的黑饭碗。

不能发电,没有蒸汽机,煤炭行业单单靠过冬烧水用点,能用多少?

唯一一个大量用煤的下游产业是冶炼,但朱慈炅把这个产业又布局在南方,自诩为经济精英的朱慈炅,也搞起了完全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瞎操作。

煤炭冶炼其实也很有技术难度的,至少大明目前烧瓷业哪怕上面压下来的煤炭堆成山,他们也没有几个人敢用。哪怕是炼铁,质量也极不稳定。唯一可以毫无顾忌的只有玻璃和盐业。

人扛马拉,煤炭运到天津了,但这黑不溜秋的东西对漕船沙船伤害都很大。因为大明的煤炭本来就不赚钱,运输利润也被压得很低,漕运的船主没有几个愿意运这东西的。

不管怎么说,朱慈炅的煤炭开发虽然一直在亏钱,越亏越大,但至少安置了二十多万流民家庭,这个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国家确确实实的在趋于稳定。

当然,新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在北京,晋煤和西山煤就爆发了血战。瑞王为何搬出家法抽冉孔印,深层原因就是晋煤涌入北京,甚至闹出了十几条人命。

背后原因,朱慈炅是根本不知道的,李实的通报,也只有瑞王揍了驸马家公子爷。

煤炭带来的问题,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以前还是有御史管的,风闻奏事还是很唬人的。但朱慈炅把御史全关在了南京,督政院已经集体摆烂。

北京这边工部和户部互相推卸,结果是谁都不管,因为谁都惹不起。即便在内阁看来,这也是小问题,随手就打发了。

因为采矿无利,所谓的抚恤制度和生活保障在本就缺粮的北方近乎于玩笑。因为运矿无利,却有政治任务强压,漏水的漕船关乎生死。因为销矿薄利,各种利益相关方必须重新洗牌。

一个半现代的资源产业,遇到一套全封建的管理体制,涉及到矿产、商业、流通、运输、流民、矿工、漕工等大明的方方面面,正在开始缓慢的滚雪球,全大明没有一个人多看一眼。

后世熟悉的李自成、张献忠,在朱慈炅对陕西的特别关注下没有冒出头来,但刘自成、王献忠已经开始缓慢萌芽。

王世德作为平辽总监,也已经算是大明高官。他也只看到石炭堆积如山,他觉得富足的大明足以将建奴使者吓趴下。

侦查和反侦查其实一直共存的,他希望可以接见建奴使者,也方便他摸清洪歹极的底细。

直面胡贡民和多积礼的陈震亨,扣押他们的同时,却收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建奴要议和,为表诚意,他们愿意先退出锦州。

这个诚意太惊人了,陈震亨打起了歪主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