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了考成法的约束,使得整个大明境内的贪官污吏越来越少,差不多都快绝跟了。
以往朱元璋最希望看到的情景,在朱雄英的治理下,已经不知不觉的完成了。
只是如今的大明与曾经的大明有着巨大的变化,那就是现有的疆土远远超过之前的疆土。
从而也就导致治理起来越发的困难。
比如现在的帖木儿帝国,即便乘坐火车,往返一次,也需要月余的时间。
更加不要更加遥远的西洋之地与新洲大陆了。
如此山高皇帝远的情况下,让人很容易滋生出邪念。
贪污腐败是事,就怕某些人在没有制衡的情况下,浮现出不该有的念头。
之前的蒙古帝国何其庞大,只因为治理不当,从而分化出来很多的汗国与部。
哪怕是经过皇爷爷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将之足以击破,然后将这些土地纳入大明的版图之中。
但这前有车,后有辙的事情,朱雄英坚决不会去做。
所以这一次春闱的考题,必然与之前的考题有着巨大的差异。
题目都已经想好了,就叫做“论大一统”。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题目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采取保密措施。
而是早早就下发出去了,白了,就是举行一次开卷考试。
原因就更加简单了,就是现在的大明,过度缺乏人才。
同样的题目,不同的考生必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而这个题目就是用来区分这些人才本事大的天平。
很快,想要参加春闱的士子们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更有不少人陷入了沉思,因为他们想不明白皇孙殿下这一次的用意在哪里。
在这些士子们当中,也有一部分人,很是敏锐的察觉到题目中的奥义是什么。
国子监外的茶楼里,几张方桌都围满了青衫士子,指尖叩着茶盏的声响混着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头顶的竹帘。
身着白长衫的士子将手中抄录的考题往桌上一拍,眉头拧成了结道:“论大一统?皇孙殿下这是要考咱们什么?
往日春闱考拓土之策、御敌之法,咱们还能依着蓝玉将军征西洋、燕王扫草原的事迹作答。
如今这题目,反倒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邻桌一个面容清瘦的士子闻言抬眼,手中握着卷泛黄的《周礼》,轻声道:“李兄莫急。你想,如今大明疆域已抵西洋、达新洲,帖木儿故地更是设了布政使司;
可这般辽阔疆土,如何让各州府同心归向、不生二心?
这‘大一统’,怕不是单疆域一统,更要论治理一统啊。”
这话一出,茶楼里顿时静了几分。
有士子摸着下巴沉吟,也有性子急的立刻反驳:“可题目早早就发了,算哪门子春闱?
开卷考试,岂不是让那些有家世背景、能寻到珍稀典籍的人占了便宜?”
角里忽然传来一声沉稳的嗓音道:“你这话就错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粗布长衫的年轻士子正捧着一碗粗茶。
目光清亮道:“皇孙殿下要的不是死记硬背的典籍,是实打实的治世之策。
同样一道题,有人只会引经据典前朝旧事;
有人却能结合如今火车通西域、商船抵西洋的新局;
提出如何设驿站、定税则、选官吏;
恐怕这才是殿下要辨的‘本事大’。”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