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上城区,一间雅致的茶室。
郭伟城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茶台后的中年男子。
“老汪,什么事这么急,巴巴地叫我出来。”
郭伟城嘴上抱怨着,人已经坐到了对面。
“好不容易陪回家人,全给你打乱了。”
中年男子不过五十来岁,面相并不显老,正是国家计委副主任汪应权。
他与郭伟城是老相识,彼此关系还算不错。
汪应权将面前的分茶器拿起来,往几个小巧的汝窑瓷杯里倾倒茶汤。
他做的是功夫茶,讲究热辣滚烫,头道与二道之间,滋味差别极大。
郭伟城对此颇有研究,一看便笑了。
“下这么大血本,找我有事?”
汪应权把一只小瓷杯往他面前一推。
“先尝尝。”
郭伟城用两指拈起瓷杯,凑到鼻端细细地闻了闻。
“很香。”
他放下茶杯,却没有喝。
汪应权也不催他,自己端起一杯,一饮而尽。
“老郭,有个事你应该听说了吧。”
郭伟城心中了然,大概明白了他的来意。
“什么事?”
“组织上打算搞机构改革,你们体改办要并入计委,再加上一些别的部门,组成一个全新的机构。”汪应权盯着他的眼睛。
郭伟城不动声色。
“你从哪里听说的?”
汪应权笑了。
“没否认,那就是有了。你怎么想?”
郭伟城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组织上怎么说,我怎么办呗。”
“少来。”汪应权摇头,“我不相信你对那个主任的位置没想法。”
郭伟城说:“这个我想有什么用?如果真有这回事,几个部门合并,肯定要精简。我们办公室现在就有四个副主任,你们计委有多少个和你平级的?不可能全都留下来,到时候还得分流。至于谁坐那个位子,我觉得,还是听组织上的吧。”
汪应权身体微微前倾。
“听组织上的没错,可人还是要有主观能动性的。就照你说的,两个机构这么多副职,只有一个正职,谁上谁下?组织上也是有标准的。老郭,你要真不打算运作,到时候我们可能就平起平坐了。”
郭伟城放下了茶杯。
“老汪,你到底想说什么?”
汪应权终于露出了底牌。
“如果机构真合并了,我想领导经改司。”
郭伟城双眼微眯。
经改司,经济体制改革司。这无疑将是新机构里权力最核心的部门之一。
“为什么?”
“未来的核心部门,感兴趣的可不只我一个人。”汪应权坦然道,“你如果出任主任,支持我分管经改司,我们搭班子,工作一定更加顺利。”
郭伟城总算完全弄明白了他的盘算。
汪应权是汪家的中坚力量,也是计委的老资格副主任。
他的心里,一定盯着未来那个独一无二的主任位子。
但他却不会明着去争,那样树敌太多。
把自己推出去顶在前面当枪,他在后面悄悄运作,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若是成了,他汪应权就是拥立之功,拿下经改司这个核心部门,稳赚不赔。
若是不成,他也能凭着资历和运作,保住经改司,以图未来发展。
真是好巧的心思。
郭伟城当然想当那个部门一把手。
不出意外,最终人选会从自己和计委现任主任中产生。
而传闻计委主任很可能再进一步,那么自己的机会就非常大。
汪应权的提议,是一份阳谋,也是一份对自己未来的投资。
郭伟城面色不变。
“能和你搭班子,我当然高兴。但我还是那句话,一切听组织的。”
汪应权心领神会,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听组织的。”
两人不再讨论这个敏感的话题,汪应权一边为他添茶,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
“老郭,你们部门是不是从
郭伟城端起茶杯。
“对,从清江省委办调了个副处上来。怎么,你认识?”
“犬子在清江省任职,略有耳闻。”汪应权轻描淡写地说。
郭伟城看着他,笑了。
“怕不是略有耳闻吧,他可是名声在外。”
汪应权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以为然。
“十大杰出青年嘛,能进国院也算有点本事。”
郭伟城摇了摇头。
“你可以看不起十杰,但是最好不要看不起他。”
汪应权愣了一下。
“怎么说?”
“你只知道他获奖了,你难道不知道,他本来进了名单又被剔除吗?”
汪应权的表情微微一变。
“我知道啊,那又怎么样?”
郭伟城一边慢条斯理地喝茶,一边抛出了重磅炸弹。
“那你知道,是谁发话,让他拿到他应得的荣誉吗?”
汪应权的脸色慢慢变了。
郭伟城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傲慢之前,先掂掂份量。再跟你说个事情。”
“他的一篇报告,目前在中办,供领导参考。”
汪应权彻底吃惊地看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篇报告,能被放到那个地方,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
郭伟城却没有再解释的兴趣。
汪应权的心思转了又转,脸上的轻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凝重。
“喔,那可太好了。”他干巴巴地说了一句,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我只知道,他现在在苏家,去见苏家老爷子。”
这下,轮到郭伟城吃惊了。
……
与此同时,城东别墅区的苏家大宅。
刘清明和苏清璇并肩走进了大堂。
一进门,刘清明就看到了端坐在堂上太师椅里的老人。
一头乌黑的头发,不知是染过还是天然如此。
一双眼睛十分锐利,先是在苏清璇的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辨认,这个靓丽高挑的女子,和记忆中那个小胖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然后,那道视线便转到了刘清明身上。
眼神里除了锐利,还有一种深深的、丝毫不加掩饰的厌恶。
苏银娜快步上前,笑着介绍。
“爸,小璇来给您祝寿了。”
苏老爷子摆了摆手,示意让她自己说。
苏清璇上前一步,轻声开口。
“爷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苏老爷子看着她,脸上的表情稍稍缓和了一些。
“二十年了,你这是第一次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也算有心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