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论是想买自行车还是干别的,只要挣到了钱就能畅通无阻实现计划。
将妻子送回宿舍,和大哥大嫂见了面,正好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饭桌上,免不了谈论这次出行的体验。
因此这顿饭吃完,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由于家里连块表都没有,所以张侗完全不知道时间。
这还好,大家都习惯了看天色,也习惯了以生活习惯来进行下一个行为。
比如吃完晚饭,收拾完就可以直接洗漱睡觉,对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
但张侗考虑到在山上行动,没有一副手表是多么的不方便。
不仅不知道时间,也无法通过手表来辨别方位。
因此他决定要搞一个手表。
要有手表,除了需要一笔不菲的钱之外,还需要“工业券”。
当晚和大哥回到招待所,第二天张侗就直接去找了张主任。
为啥找张主任?
很简单。
皮革厂会每月定额给员工发放工业券,而作为干部的张主任,应该还能获得更多的工业券。
张侗现在没钱,所以决定先将落实工业券。
所以张侗直接找到张主任说明来意,希望张主任这边可以协调一些工业券给他。
“张主任,我现在身上没有多余的钱,但我会在后续挣到钱以后,用高于市场价格的钱,购买你手中的工业券,你看可以吗?”
张侗带足了诚意。
他口中的市场价格,其实就是黑市里一张工业券的价格,通常在1到2块钱之间。
张主任对于张侗的求助很高兴,觉得可以帮助到张侗。
但听到张侗要的是工业券,就是有些犯难了。
那个年代,工业券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可以买手表,甚至小到搪瓷杯、洗脸盆,都要搭配工业券才能买到。
虽然张主任每月可以得到几张工业券,但他基本都把券交给了自己媳妇,用来贴补家用。
所以张主任一时间,也没办法为张侗搞到工业券。
“张侗同志,能不能打听一下,你要工业券干什么,需要多少工业券?”
“我打算买一只手表。”
听到张侗回答,张主任脸色更犯难了,忍不住说道:“哎哟,这可是一大笔开销,不是一两张工业券就能解决的,起码得花费大半年,准备十多张才行。”
张侗自然知道这点,直言道:“所以我不打算用正常渠道获得工业券,还请张主任想办法帮我协调一下,问问有没有厂里的员工愿意出手工业券,我可以加点钱买下。”
他很清楚,虽然工业券紧俏,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用得上。
有些人可能暂时没有需求,就会把券存着,除了以备不时之需,也有想出手倒卖的。
皮革厂那么大,那么多员工,肯定有人想卖券。
张主任一听,立马点头道:“行,我会帮你留意和询问的,但张侗同志啊,我也需要时间,短时间内,我也没办法帮你凑够工业券。”
张侗闻言,笑着摆手道:“没事,张主任,我这边不着急,我把钱给了老婆孩子,现在身上也没什么钱。”
“当然,我有挣钱的能力。”
张侗告诉张主任,他会尽快凑笔钱出来。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