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 第1132章 空间动而光不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2章 空间动而光不动(1 / 2)

玄黄历三千七百二十年,青冥山脉深处的观星台迎来了不速之客。

谁也说不清这位自称“十七”的男子是何时出现的。

他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素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枚刻有交错光纹的玉佩,每当山风拂过,玉佩便会发出细碎的嗡鸣,与观星台铜制仪器的震颤奇妙共鸣。

他从不参与山中学者的论辩,只是每日清晨凝视东方既白,夜晚静坐观测星轨,仿佛与这片沉寂的山谷融为一体。

直到那一夜,异变陡生。

原恶天魔界的魔胎在西漠引发血雾灾变,暗红色的雾气遮蔽星月,无数魔物虚影在雾中嘶吼。正当观星台的学者们以为末日降临,纷纷跪拜祈祷时,十七抬手轻挥,腰间玉佩绽放出柔和的金色光晕。光晕所及之处,血雾如遇朝阳般消散,露出被遮蔽的星空。更令人震惊的是,原本紊乱的星轨竟在光晕中缓缓归位,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梳理宇宙的脉络。

“那不是神迹,是法则。”十七的声音平淡却清晰,穿透了众人的惊呼声,“血雾扭曲了局部空间,才让星轨看起来紊乱。空间本身的运动,从未改变。”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静水,在学者们心中激起千层浪。观星台台主墨老拄着铜杖走上前,花白的胡须在夜风中飘动:“先生此言何意?空间如何运动?”

十七望向重新显露的星空,指尖指向天狼星:“今夜之后,我会在此讲解宇宙的根本秩序。若诸位愿听,便备些纸笔吧。”

三日后,观星台的空地上挤满了人。不仅有青冥山脉的学者,连附近城镇的工匠、农夫都闻讯而来。他们带来了竹简、绢帛甚至石板,眼神里混杂着好奇与敬畏。十七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身后是巨大的浑天仪,铜环上的刻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我们先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十七拿起一根木炭,在石板上画了个简单的圆圈,“光,为何会运动?”

人群中立刻有人应答:“因为火石相撞而生光,光随火势而传播!”“不对,是日月星辰自身发光,光芒自然散落四方!”

十七微微颔首,没有直接否定:“两千年来,玄黄大世界的学者都认为光是‘主动传播’的。但真相是——光本身并不运动,是空间在运动,带动了光的传播。”

这句话让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墨老皱起眉头:“先生,空间无形无质,如何运动?”

“用一个比喻或许更容易理解。”十七放下木炭,指向台下盛水的陶罐,“诸位见过茶叶在沸水中翻滚吗?茶叶本身并未主动游动,是水流带动了它的运动。光,就如同这茶叶;空间,便是那沸水。”

他抬手在空中虚划,石板上竟浮现出流动的光影,清晰地展现出无数细小光点被无形气流裹挟着运动的景象。“空间运动的速度,正好就是光速常数。而空间运动的方向,与宇宙扩张的方向完全一致。”

人群中发出低低的惊叹。有位年轻学者举手问道:“那为何手电筒(他刚从十七处听闻这个异界词汇)打开时,光会向外发散,而不是朝我们自己袭来?”

“问得好。”十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正印证了空间的扩张特性。宇宙在朝着所有方向做发散扩张,空间运动的方向便是如此。就像吹气球时,气球表面的每一点都在远离中心,光随着空间运动,自然只会向外发散。”

为了让众人理解,他让助手拿来一只涂满墨点的气球。随着气球被吹大,墨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却没有任何一个墨点在“主动”移动。“这就是宇宙膨胀的简化模型。”十七的声音透过风传向远方,“我们观测到的星系远离,并非星系自身在飞离,而是它们之间的空间在不断拉伸。”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个颠覆性的认知中时,墨老突然开口:“先生,我观星四十余年,发现观测某些恒星时,必须将望远镜倾斜少许角度,方能清晰成像。古籍记载这是‘星移斗转’之兆,不知这与空间运动有关吗?”

“这便是‘光行差’现象,恰恰是空间运动的最佳证明。”十七的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倾斜的直线,“诸位在雨中奔跑时,是否会将雨伞向前倾斜?雨滴本是垂直下落,但若你在运动,便会感觉雨滴是从斜前方落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